中國央行削大分區權惹爭論

標籤:

【大紀元5月21日訊】亞洲時報馮良報導﹐中國中央政府4月28日叫停江蘇鐵本鋼鐵公司項目後,6家金融機構最少損失20億元(人民幣,下同)。亞洲時報在線在五月初曾發表跟進報道,指出中國銀行的大分區管理制度可能受到衝擊。近日消息傳來,中國央行已經削弱了各大分區的貨幣信貸職能,甚至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個實行了不足六年的大分區制度可能已經“名存實亡”。

《21世紀經濟報道》5月19日報道,中國央行4月下旬已經內部下文給各大區行:自5月1日起,貨幣信貸職能由此前的大區管理,改為由省會中心城市支行負責各省地市支行的貨幣信貸和金融市場管理,並直接向總行負責。

亞洲時報在線早於5月4日曾就中國鐵本事件,發表題為“銀行風險管理盲點多”的跟進報道。當時亞洲時報在線即已指出,鐵本事件會否對中國銀行的大分區管理制度發生衝擊,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國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5月20日報道,截至今年3月15日,共有6家金融機構向鐵本公司及其關聯企業提供授信43.4028億元。其中,中國銀行常州分行25.7208億元,農業銀行常州分行10.3106億元,建設銀行常州分行6.5608億元,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南京分行5000萬元,廣東發展銀行3000萬元,常州武進農村信用聯社105萬元。

據報道,這些授信額度是鐵本可以從6家銀行貸款的最高額度。對於在鐵本項目叫停之前該項目管理層已經拿到了多少貸款,這些貸款會不會成為呆帳,大多數金融機構都是避而不談。江蘇省常州市常務副市長俞志平則估計,25億到26億元的銀行資金,已經投入到了鐵本公司。

據消息人士對亞洲時報在線透露,這個把大分區虛化的決定,表面上是結束了一場長達六年,關於大分區職能的爭議,但事實上,又留下了一個中國銀行監管何去何從的懸念。

1998年,參照美聯儲全國設立12個大區的模式,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大區分行體制的改革,在全國設立九大分區行(瀋陽、天津、濟南、上海、南京、成都、武漢、西安、廣州)外加北京、重慶兩個銀管部;南京分行管轄江蘇、安徽兩省。換句話說,江蘇省常州市就是隸屬於人行南京分區。

大區行體制的建立,目的是擺脫地方政府對銀行的干預,將人權、事權上收,實行垂直化管理,加強中央的信貸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監管等職能。

在新的調整中,大分區行仍留下人事權,但省支行大致上算是得回了六年前設立大分區之前的大部份權力。

支持大分區管理的業界人士警告,這次中國金融監管“走回頭路”,隨時可能會衍生出其他問題。有一種意見指出,成立大區行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加強區域貨幣政策的研究,在央行統一的貨幣政策前提下,提高區域貨幣政策的靈活性。

批評者又指出,大分區在中國的宏觀調控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主要是因為中國央行未能放手給予大分區行更大的自主性。據指出,中國的地域差異大,大區行卻未能按自己區域發展制訂自己的貨幣政策,這種“一刀切”的後遺症,就是一些內陸省份的經濟增長可能受到打擊。

《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人民銀行浙江省某中心支行人士指出,早在兩個月前,就已傳出有關九大區行調整的說法,但真正篤定的消息則來自5月初。

據指出,其時,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向轄區內的20個中心支行下發了“關於調整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貨幣信貸職能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謹慎指出,總行決定對分支行貨幣信貸管理職能進行適當調整。

《21世紀經濟報道》又稱,就上海轄區而言,調整的核心思路是:調整杭州、福州兩個中心支行貨幣信貸與金融市場管理職責,由兩個省會城市中心支行分別負責貨幣信貸在浙江、福建兩省的實施,履行所在省金融市場管理職責,並負責指導所在省地市中心支行的貨幣信貸和金融市場管理。

通知稱,做出這個調整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兩個禮拜後的5月14、15日,福建東北部、我國最大的佘族聚居地——寧德,為期兩天的上海大區行調整貨幣信貸職能的工作會議在此召開。據與會人士透露,會議正式宣布了貨幣信貸以省為單位的屬地化管理體制。(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國央行升息一碼
英國央行調升利率一碼為經濟降溫
美元反彈  初申失業救濟報告優於預期
泰國明年貿易逆差將逾十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