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國經濟降溫 手法笨拙

標籤:

【大紀元6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特譯)由於經濟過熱,中國當局在今年四月底宣布採取降溫措施,至今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認為,中國採取的經濟降溫手法有些笨拙,但並非全然是徒勞;今年五月,中國的工業生產、固定投資及銀行放款成長率等,都較四月下滑,不過,是否能因此避免經濟「硬著陸」,目前還很難說。

 「經濟學人」在今年三月底率先警告,中國的經濟過熱,房地產、鋼鐵及汽車等產業,更出現泡沫化的現象,果然,四月底中國就宣布將進一步經濟降溫,而六月十一日出刊的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則進一步檢視中國經濟降溫的手法及初期成效。

  在這篇名為「著陸」(Returning to earth)的文章中指出,近年來中國經濟成長的曲線,簡直像是一個「彈道」,去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是九點一%,今年第一季則是九點八%;不過,飛彈雖然飛得快,卻會在落地時造成很多問題,就像這幾個月以來,經濟學家一直在思考,中國當局能否讓中國經濟軟著陸。

  「經濟學人」認為,雖然目前還不能判斷中國經濟將會軟著陸或是硬著陸,不過,從中國媒體近日報導的最新經濟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當局試圖讓經濟降溫的相關做法,並非全然是徒勞。

  今年五月,中國的工業生產年成長率是十七點五%,低於四月的十九點一%,固定資產投資則成長了十八點三%,遠低於四月的三十四點七%。

  至於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則仍然增強,今年五月,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提高了四點四%,但主要是因為食品價格波動所致(去年同期食品價格因SARS而處於低檔),大多數加工品的價格仍然下滑。

  不過,「經濟學人」表示,通貨膨脹從來就不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隱憂,令人擔憂的是過度與錯誤的投資。

  今年第一季,中國銀行的放款成長了二十一%,當資金如此自由地流動時,已顯示其投資浪費的情況。

 至於控制過度投資的方式,「經濟學人」指出,在社會主義的經濟體,每個人都會遵守中央政府的政策,在資本主義的經濟體,每個人都會注意中央銀行的訊息,但是,在一個像中國這種混合的經濟體之下,沒有人會注意中央政策或是中央銀行的訊息。

  對於中國這種經濟體,升息只扮演次要的角色,中國已經九年沒有調整利率了,目前在中國的主要企業家及投機商人,只忠於追求市場上的商業誘因,而非政府的行政命令。

 「經濟學人」並指出,自去年夏天以來,中國當局已經三度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中國總理溫家寶更親自警告過度放款及投資的危險;但是,地方政府、區域性銀行及關係良好的投機商人,仍然忽略這項指令,結果,北京當局不得不要求銀行停止貸款給幾個過熱的產業,中國當局必須再度重申政策,才能讓那些不負責任地持續放款及投資的銀行或是地方官員,了解中央的政策。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當局的降溫政策,目前似乎有傳達到地方了,至少中國銀行的放款不像過去一樣極度擴增,今年五月,中國銀行的放款成長了十八點五%,低於四月的十九點八%,而今年五月,中國的貨幣供給額M2為十七點五%,也低於四月的十九點一%。

 因此,「經濟學人」表示,也許中國當局採取的經濟降溫手法是笨拙的,比如說,為了抑制通貨膨脹,今年五月,中國當局宣布要控制物價,這項做法似乎又退回了「指令性經濟」的時代,但是,中國當局相關做法,仍然證明是有效的。

  不過,也許中國當局證明了他們能夠讓經濟降溫,但是,現在中國當局必須進一步證明,他們能夠在不拖住經濟發展的情況下,讓經濟降溫。(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學者建議台商暫停投資中國
經濟學人:中國經濟軟著陸很難
中國經濟降溫 有利台商
紐約銀行預估日圓近期後勢偏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