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

苏轼是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湖州、徐州。因反对王安石及其新法,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后出知杭州,又贬谪惠州、儋州,最后北还,病死在常州。追谥文忠。

他学识渊博,能勉励后进。政见上虽和王安石不合,却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注意水利赈灾等工作。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有创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诗清新自然,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摆脱了绮艳柔靡的风尚,对后来很有影响。

苏轼擅长行、楷书,曾遍阅晋、唐诸家法书,得力于王僧虔、李邕、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成一家。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自在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善画竹,学文同,亦作枯木怪石。论画有卓见,主张神似,有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诗句。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贴》、《祭黄畿道文》、《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古木坚石图》、《竹石图》。

(资料来源: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的一辈子,究竟有多少事,是可以完全由自己做主的?不仅是在生老病死上,由不得自己;即使是仁宗皇帝在见到东坡后,对他的才华惊叹不已,说:“朕为儿孙觅得宰相之才”。但东坡的一生,总是身不由己的迁徙流离,四处为家。
  • 钱若水是北宋大臣,为人正直,有胆识,后被提拔为枢密院副使。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和李元纲在《厚德录》中,都记载了钱若水于宋太宗时期因仗义执言而救了三个官员的事情。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 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沈善宝,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 明清时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闪耀。其中有一位传奇闺秀席氏女,因擅长画兰而以“佩兰”为号。她不仅能教丈夫写诗,双双结为人间诗侣;而且惊世骇俗,成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兰,本名蕊珠,字韵芬,又号道华。她生于常熟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诗人吴伟业的外孙,有诗集四卷;两位姑姑皆是闺秀诗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两卷《绿窗小咏》,是家族引以为傲的才女。席佩兰八九岁时,便熟读《诗经》,以姑姑们为榜样,钻研诗艺,积淀了文思敏捷、辞令娴雅的才华。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 “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明清以来,许多文人认同这一论点,重视女子才华,因而这一时期才女大量涌现,才女文学之繁荣,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评明清才女,大多推举商夫人为冠。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时的江南贤媛商景兰。富庶而风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闺秀数不胜数,商夫人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样的英灵之气呢……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