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爽一夏

人氣 78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訊】自由時報 文╱王國憲

香港腳、灰指甲、甲溝炎等足部的疾病,常會在夏日季節來找麻煩,建立良好的保養觀念,並了解正確的治療方法,可以保護你的雙腳,陪你走更長遠的路。

炎炎夏日,腳丫子的毛病紛紛出籠,溼熱氣候、加上國人上班時間長,穿鞋襪走路的時間長,使得腳部承受濕、熱、重力等多重壓迫,許多疾病便來報到。

想要有一雙漂亮的腳,就該先了解夏天常見的腳部的問題,以及正確的保養觀念:

●香港腳:又稱為足癬,是夏天最常見的皮膚病。足癬的皮膚變化包括了脫皮、水泡、糜爛剝裂、厚皮等。輕微的症狀就是只有脫皮、不會癢。如果長出了水泡則可能癢的厲害,抓破了更是流出黃色的水或膿。趾間則因較潮濕所以皮膚會變白而糜爛,若破皮則露出裂開後的紅色皮底,疼痛不已。

 但也有一些慢性感染的患者,不痛不癢,沒有水泡,只有腳底出現厚厚的一層皮,偶有脫皮現象,這類患者常以為只是腳底太乾燥,不知道自己患有「香港腳」。嚴重不治療的足癬甚至可能引起蜂窩組織炎,這種情形會產生局部紅腫、疼痛,並往上蔓延,甚至產生淋巴結腫脹及發燒,此時一定要就醫,立刻用抗生素治療。

●灰指甲:灰指甲在醫學上稱為甲癬(台語叫「臭甲」 ),就是黴菌感染手或腳的指甲引起的疾病。指甲可能變色,包括變白、變黃、甚至變黑或變綠都有可能,所以灰指甲不見得是灰色的。

 有些其他的疾病如乾癬、異位性皮膚炎、貧血、外傷、內分泌疾病等都可能會有指甲的變化,並非指甲有病都是灰指甲。灰指甲除了變色之外,還會變厚,甚至變形或粉碎,同時,灰指甲開始變色時,最常由指甲末端開始,當有這幾種徵兆時,灰指甲的可能性就很大。

 灰指甲在腳趾比較常見,而年紀大的比率更高,初期只有幾根指(趾 )頭,慢慢地若不加以治療會隨著時間進展到其他指(趾 )甲,甚至十根手指加十根腳趾都有。

 最好的治療方式是口服抗黴菌藥物。且患有灰指甲的病人若同時也有香港腳或股癬,口服抗黴藥物不但可以把指甲治療好,還可以一併把香港腳及股癬也治療好。

 目前對於灰指甲的治療,已有很不錯的口服抗黴菌藥物,惟必須連續口服六至十二週的藥物,如此可以達到近八成的療效,僅少部分的人可能因菌種有抗藥性,效果不彰,在口服藥物治療過程中,健康指(趾 )甲會從根部開始生長,逐漸取代原先不正常顏色的趾甲,約半年後外觀才會完全恢復。

 不過在國內幾年前爆發藥物導致猛爆性肝炎案件後,不少人認為此類藥物傷肝,而不願意吃藥來治療甲癬,事實上,只要經過醫師篩選,並在服藥前及服藥期間定期抽血檢查,可以避免肝臟的問題產生,安心服用。

 唯原本有B型或C型肝炎的患者,則要小心,一般不建議口服抗黴菌藥物,這些人可以改用外用藥避免灰指甲惡化,在長期使用下也有一定的療效。

●甲溝炎:甲溝炎就是指(趾 )甲周邊皮膚發炎(台語叫「凍甲」 ),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手指及腳趾甲均可能發生。急性甲溝炎最常見的原因是不適合的鞋子、錯誤的修剪指甲方式,以及跑跳運動造成的前腳過度用力,這些原因使得趾甲倒插,造成趾甲旁甲溝皮膚受傷、發炎。

 慢性甲溝炎與急性甲溝炎原因不同,它是長期潮濕環境所導致甲溝黴菌感染(最常見為念珠菌感染 )的後遺症,事實上慢性甲溝炎手指比腳趾常見,尤其在家庭主婦,因為廚房工作常需接觸水分、油污及其他清潔劑鬱積,造成念珠菌感染,使甲溝四周皺襞萎縮,與指甲產生空隙,長久下來可能導致指(趾 )甲本身變成灰指甲,也可導致次發性細菌感染而變疼痛、紅腫。

●汗疹:汗泡疹是一種水泡性的濕疹,常出現在手掌及腳掌,數顆群聚在一起的小水泡,它通常很癢,使人很想將水泡刺破而後快。在季節交替,壓力,熬夜後,均可能產生復發。有些有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發生此病。
(本文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雅典奧運日本代表團 可能成為恐怖攻擊目標
練瑜珈有成 女星楊麗菁出書分享心得
中國珍稀鳥類白鸛繁殖地南擴至黃河三角洲
海鷗刖足芭比代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