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苑:明天過後之後呢?

任苑  (自由撰稿人)

標籤:

【大紀元7月21日訊】自從看了一部對岸把片名翻成「後天」的電影後,雖然七月的火辣驕陽不遜多媒體展的美眉,也熱得叫人汗流夾背眼冒金星。但想到起碼還能享受到陽光,溫度也不像國外四、五十度的狂熱,今年蕃薯島的夏天已經夠叫人心懷感激了。

雖然這部片的情節是虛構,其中內容也有些誇大化,但在觀賞的過程中,卻一直讓人思考自己是不是造成這些後果的幫凶之一。幾乎看過影片的人都能瞭解導演希望喚醒世人對環境關心的用意。

不過據說也因這部電影的影響,有更多人對不簽屬京都議定書的這些二氧化碳超級排放國粉不滿,今年上街頭「逛街」的人應該會比較多喔。說真的,在咱們還沒發展出移民外太空的科技前,可真該好好照顧這顆星星,別讓外星人笑我們笨才好。

看完電影後,不知不覺出現了新行為模式:沒事就打開冷凍庫整理食物,順便想像一下華氏零下一百五十度的低溫是什麼感覺;吃飯的時候,腦海就會浮現那隻沒來得及吃飽飯就變冷凍標本的史前長毛象,飯也就扒得快一些。

不過到底是熱帶動物,經驗值跟溫寒帶地區人種還是有差異,酷寒的經驗只能停留在合歡山看雪的感受。

但是越來越熱的夏天,動輒造成災害的狂風暴雨,也讓島上的芋頭蕃薯夠吃不消了,除了水土的破壞問題外,其實溫室效應才是問題主因。

在溫寒帶越來越冷,熱帶地區卻變得越來越熱之際,北極冰山悄悄地溶解了,南太平洋的小島國逐漸滅頂,那片散布在湛藍海洋,椰影搖曳的和平樂土已一個個在地表永遠消失。

或許地處溫帶的大國們沒有意識到或根本不想意識,熱帶小國們因他們無節制排放二氧化碳的行為,而正在生死掙扎。

幾十億的人類所有的,也只有一個地球,而且已經傷痕累累,似乎,老天爺留給我們的已經不再是選擇題,而是一道人心試煉的是非題。──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史瑞克2蟬聯北美票房冠軍
新片哈利波特3今晚首映 眾星搭騎士公車造勢
丹尼斯奎德 宣布訂婚喜訊
(明天過後) 全球票房已破三億美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