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的藝術與自然

文/李北秀 攝影/謝趙蓉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

位於外雙溪的摩耶精舍,是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故居,是大千先生旅居海外30多年後,於1977年定居台北的住所,前後約居住4年。之所以取名「摩耶」是根據佛教的典故,釋迦牟尼母親摩耶腹中有三千大千世界。而摩耶精舍內的陳設,確實顯得琳瑯滿目,尤其園中奇花異草不勝枚舉,真有大千世界景物豐饒的感受。

摩耶精舍現由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並成立紀念館,保留大千先生當時家居的一切擺設,使後人在參觀時,能夠緬懷大師一生的行誼風範,同時感受畫壇奇才在生活中所流露出來的文人氣息。

進入大千紀念館,迎面而來的是一座池塘,上有石橋及各式花木相間,彩色錦鯉悠遊池中,典雅的園林造景生機盎然,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目前在紀念館任職的杜先生說,大千先生一生與自然為伍,他所居住的地方,庭園陳設均重於屋室,從四川的「梅都」、巴西的「八德園」、美國的「可以居」、「環畢盦」到外雙溪的「摩耶精舍」,都在庭園的經營上極為用心,舉凡盆景、雅石或造園都是在大師的親自監督下完成。因此,摩耶精舍又可稱之為大千居士創作的立體畫作。

摩耶精舍佔地約578坪,兩層四合院的居屋佔222坪,其餘為庭園造景。到精舍參觀須事先預約,備有專人解說。訪客可沿著中庭通道至一樓的客廳、畫室、小會客室及餐廳順序參觀。

客廳是大千先生生前招待賓客的地方,陳設簡單大方,几上擺置大師鍾愛的各式奇石,其中一對奇石像是大千與夫人彼此對望,來訪客人可感受到他們的伉儷情深。

進入緊鄰客廳的畫室,遠遠看到大千先生正在揮毫作畫,猿猴隨侍在側,待走近一看原來是栩栩如生的蠟像。傳說大千先生是黑猿轉世,生前常以戲猿為樂,現在紀念館二樓還養了三隻猿猴呢!畫室牆上掛有大千的繪畫老師曾熙先生的畫梅及大千的母親曾女士遺作耄耋圖。此外,緊靠畫桌的柱子上掛著許多畫筆,筆毫都是精選的動物毛鬚製成的,其中一隻巨大的毛筆就是大千先生潑墨時專用的。

小會客室是張夫人接待女賓的地方,室內擺設以奇石及家居照為主,其中一幅帶有童趣的作品最特別,原來是小孫女送給大千爺爺的畫。至於餐廳則是宴饗親朋好友的地方,大千先生不僅是美食家,興致來時也會親自下廚烹調一番。許多文人雅士都曾是座上客,餐廳牆上掛著的「賓筵食帖」就是宴請張群先生時的菜單。

(臺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