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西湖龍井行銷中國各地

標籤:

【大紀元7月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4日電)中國假冒偽劣產品猖獗,就連馳名海內外的西湖龍井都充斥市面。這些仿冒品中,以每公斤百來元人民幣的貴州春茶,抬價數倍假冒四、五百元的龍井新茶最猖獗,從三就開始流向中國各地,而此時在龍井原產地浙江,茶樹才剛剛抽芽。

新華社記者從貴州開始,追蹤到安徽、浙江,調查冒牌西湖龍井從生產到流通、行銷全國的路線圖。

報導指出,貴州省著名茶鄉晴隆縣,盛產扁形茶。不肖茶商在3月5日春茶上市後的十多天內,大批收購貴州茶葉,或在當地製茶廠加工茶青後,再將成品運回江蘇。茶商表示,貴州的小葉茶品種與龍井類似,早些年浙江茶商只收茶青,要找浙江師傅過來加工成龍井,但現在當地茶農已學會炒製技術,可在當地加工。

據了解,外地茶商到貴州收茶始於九十年代初,其中尤以浙、皖、閩、蘇茶商為最多。位於湄潭縣縣城邊的西南茶城是當地最大的茶葉交易場所,每逢市集日,四鄉八里的茶農都聚集當地。

一名前往西南茶城採購的安徽茶商透露,用龍井技術加工的小葉種扁形茶,浙江人拿去當龍井賣,而卷形茶在江蘇作為碧螺春賣,黃芽則在安徽當作黃山黃芽賣,廣西人收針茶去作花茶的原料茶。

湄潭縣副縣長楊遊明表示,湄潭年產茶葉近一千八百噸,一半以上遠銷外省,由於很多交易在市場外進行,到底有多少茶葉假冒「龍井」外銷,無法統計。

一名浙江新昌的茶商則直言,正宗龍井產量有限,需求量大,價格高,慕名到產區買茶的外地消費者趨之若鶩,但貴州茶品質不差,混雜在中間根本分不出來。

他說,在貴州每公斤春茶平均價不超過一百二十元人民幣,到浙江後冒充龍井可賣四、五百元。能夠賺進暴利,是冒牌龍井茶源源不絕行銷全中國的主要原因。

相關新聞
品綠茶‧尋古風
雲南麗江17分鐘連發3次地震 最高4.5級
【翻牆必看】實拍大陸實體店的空空蕩蕩
長江中下游幹支流水位再漲 恐發生城市內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