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 年底前恐再臨

標籤:

【大紀元8月8日訊】〔自由時報張沛元綜合7日外電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氣候預測中心(CPC)的科學家6日警告說,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海面上個月的溫度升高,暗示導致氣候異常的新一波「聖嬰」現象恐將再度降臨。降臨的前兆。氣候預測中心指出,赤道中太平洋今年7月的海面溫度較正常溫度上升將近華氏一度(約攝氏○‧○三度),愈往東溫度愈高。氣候預測中心說,赤道太平洋海面的溫度上升,可能是進入暖化初期階段;此外,許多赤道太平洋地區6月中旬到7月初的正常東風帶已經減弱。該中心說,目前並不清楚這些天候變化會對南美洲西岸的典型聖嬰現象有何影響。

  不過,氣候預測中心的寇斯基認為,根據2004年6月到8月的氣候變化,今年底有五成機率發生聖嬰現象。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的觀測結果,與氣候預測中心的說法不謀而合,但認為海面暖化得要持續至今年秋天才能斷定聖嬰是否再臨。聖嬰一詞源於西班牙文El Nino,意指小男孩,後被用來形容熱帶太平洋海溫與洋流的異常變化現象;由於該現象發生於聖誕節前後,故名為「聖嬰」。

  簡單來說,聖嬰現象就是原應東高西低的太平洋氣壓場轉變為東低西高,以致熱帶東風帶減弱甚至轉為西風帶,東太平洋之洋流不再西行,中、西太平洋海水則東流,受熱增溫後聚於東太平洋,熱帶太平洋海溫因而東高西低;東太平洋的高溫海水抑制該區深處低溫海水上湧,導致魚群聚集數量減少,南美洲西岸東太平洋的漁業蒙受相當損失。

  由於聖嬰現象造成熱帶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增高,海面上方大氣伴隨海洋水氣受熱上升,經對流成雲後降雨;至於海溫降低的熱帶西太平洋上空大氣為了巫東太平洋區空氣上升而下沉,以致西太平洋地表壓力增加並抑制降雨。因此聖嬰年時熱帶東太平洋地區降雨增加,遭逢水患的機會亦升高;至於熱帶西太平洋地區則正好相反,氣候較乾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高球公開賽 老將哈斯首輪領先
中國氣候專家預測黃淮河今夏可能有大洪水
這些人為何長壽?專家:他們有九大力量
菲律賓警告:仁愛礁爭端恐引發地區衝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