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森:海水淡化廠具發展潛力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9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4日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景森結束考察以色列海淡廠之旅返國,他認為水科技快速發展,海水淡化成本愈來愈低,以色列每噸成本約新台幣18元,較雲林湖山水庫的成本20餘元還低,可看出海水淡化與傳統水資源相較下,相當具有發展潛力。

張景森率領經建會官員本月初率團赴以色列考察,重點在參觀阿希奇隆 (ASHKELOM)這家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這項採取 BOT的建設工程,預計在明年底可完成 1億噸出水量,其中 5千萬噸最快可在今年底完成,1 億噸的出水量幾乎是以色列家庭用水量的十分之一,每日出水量達到30萬噸以上。

阿希奇隆海淡廠總造價為2億2千萬美元,由法國等跨國企業組成 VID集團興建,完工後每年依據合約提供每噸單價美金 0.5元的 1億噸生成水給當地政府,政府每年支付美金5538萬元。

張景森表示,以色列政府在1998年規劃海淡廠時,當時規劃在2020年達到1年2億噸出水量,但在2002年招標時,發現科技進步快速,決定建造更大的海淡廠,提高總容量為 4億噸,明年底完工的 1億噸只是其中一部分。

由於每日出水量達到30萬噸,加上薄膜濾水科技成本降低、能源回收率增加至 40%,使得每噸成本壓低至新台幣18元。張景森認為這比近期開發的台灣湖山水庫每噸20餘元的成本還低,由此可看出海淡廠的前景與傳統水資源比較,相當具有競爭力。此外,張景森認為,台灣的農業用水採用溝渠運輸,但以色列則是用專用水管運輸,把浪費的情形減少到最低。他說,以色列當地有句名言是「水是灌溉植物,不是灌溉土壤」。台灣目前的農業用水成本極低,造成農業用水非常浪費,但如果要付費就會謹慎使用,因此除了開發新的水資源外,使用者的心態也要調整。

相關新聞
高市議會國民黨團為捷運受災戶請命
馬祖南竿再發現地雷
北戴河成為俄羅斯遊客避暑勝地
深層海水開發 年底定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