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專家分析香港立法會選舉

標籤:

【大紀元9月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王怡茹台北報導)   香港即將在這個月12號舉行立法會選舉,中港台兩岸三地都關切選舉結果。香港學者估計民主派人士將獲得接近半數的席次,未來可望升高07/08年舉行雙普選要求,對北京政府造成壓力。與此同時,政治觀察家也注意到香港選舉策略顯示出受到台灣影響的跡象。

 

20多位香港、台灣和美國學者上周末在台北舉行座談會,討論香港的政治改革前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王家英指出,民主派人士已經將9月12號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定位為“民主公投”,期望將港人對政治的挫折感轉化為對民主派人士的支持,贏得立法會的席次。

*今年投票率可能創新高*

王家英分析,今年投票率很可能會創下超過53%的歷史新高紀錄。而民主派代表可望獲得25-27席,超過上一屆的22席。雖然還不到半數,但是高投票率所代表的民意基礎已經足夠對特區政府和北京政府產生壓力。北京政府在選舉過後必需和新的立法會和解。

王家英說:“可以預見,沒有妥協,沒有和解的話,香港政治確實會面對很多障礙和不明朗性。 立法會選舉之後,某個程度上的和解是有可能出現的。”

王家英所說的和解,很重要的部份是推動07/08年舉行行政長官和全體立法會的雙普選。王家英認為雙普選真正可能實施的時間將會在2012年。他說:“我相信在2007年到2012年之間,他(北京)必需要解決2012年的選舉辦法的問題。目前連親中陣營的成員都要求在2012年舉行雙普選,在這方面北京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北京不會同意雙普選*

對於未來香港立法會雙普選的要求,北京是否將如同王家英所說的,與香港立法會進行和解。台灣學者並不樂觀。台灣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顏建發曾經擔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他說:“這個所謂的和解,不至於讓北京放棄原本的底線,這個底線就是對雙普選的否決。這是北京必需守的底線,不然就會有滾雪球效應,甚至造成雪崩的危機。所以這個和解可能只是在一個框框裡面,甚至只是權宜的。”

除了北京關切香港立法會選舉。台灣也在香港的選舉中扮演了角色。香港亞洲電視新聞部資訊科總監劉瀾昌認為,香港吸收了台灣的選舉經驗。他說:“香港很多政黨對選舉的經驗不足,他們每次都來看台灣的選舉,學習經驗,包括對候選人的宣傳,怎麼拉票。包括在這次選舉還遇到配票的問題。現在看起來,其中很多配票經驗也是向台灣學習的。”

*香港七一遊行借鑑台大選經驗*

香港時事評論員王英指出,台灣今年總統大選,藍綠兩陣營舉辦大規模的造勢活動,為香港今年的七一遊行提供了想法。此外,香港也學習台灣民意調查的運用方式,香港大學和思匯政策研究所進行的滾動民調,就對選舉有引導性的作用。

王英表示,最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選舉抹黑文化的泛濫,最近在香港也出現類似的情況。王英說:“我記得我和民主黨的立法會議員來台灣。其中一位叫作李華明。當時他來看台灣選舉,覺得整天抹黑,沒有什麼好看的。他為了這句話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次和他搭擋的何偉途就被人家抹黑。所以他沒有認識到,抹黑和反抹黑是很重要的策略。”

香港民主黨的立法會候選人何偉途因為涉嫌在東莞嫖妓,被判勞教半年,引發香港輿論嘩然。許多評論認為北京政府借由“抹黃”候選人,使民主黨的支持率下挫,在立法會選舉中失利。

*北京擔心台灣操弄香港選舉*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北京政府裡有人認為香港選舉模式和台灣越來越相似, 包括候選人提出共同政綱,聯合配票,還有吸引國際關注等方面,擔心台灣在幕後操弄香港選舉。劉銳紹認為這反應了兩岸三地之間的矛盾,如果沒有獲得解決,首當其衝的就是未來的港台關係。

劉銳紹說:“所以這裡牽涉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兩岸三地的文化差異,政治胸懷,政治利益的矛盾衝突引發出問題。沒有去解決這個問題,選舉之後的台港關係將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

香港將在9月12號進行第三屆立法會選舉,選出60名立法會議員中的30名議員。議員任期由2004年10月1日開始,到2008年9月30號結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王丹:我從華叔那裏學到堅韌
香港立法會選舉截止提名
香港立法會選舉參選人數破紀錄
香港立法會選舉 收85宗投訴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