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批評美國在海外的公共外交仍然沒有效果

標籤:

【大紀元9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29日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布什政府任命的一個小組昨天表示,美國在海外的公共外交仍然沒有效果,主要是因為它提供的訊息和計畫缺乏協調,許多美國外交官也由於害怕「犯錯」而避免在公開場合受到矚目。

美國公共外交諮詢委員會也在年度報告中說,「疊床架屋的安全措施以及(申請美國簽證的)費用過高」也造成額外的公關問題。

這個七人小組提出的報告質疑擔任美國大使所需的能力與技巧,以及任命大使和他們派駐海外前接受訓練的方式。

報告中說:「身為美國高級官員,大使們在駐在國是擔任(美國)政策目標的主要信差。然而,許多大使對於在媒體和大眾面前鼓吹政策仍然感到不自在。新任大使可接受兩天的媒體技巧訓練,但未規定他們受訓,也不是所有大使都接受訓練。」

美國國會在一九四八年設立這個委員會,由總統任命委員。

報告中說:「大使們害怕犯錯或是表達與國務院政策不一致的看法,謹慎得到報償的機會也超過大膽。」

華盛頓時報訪問三十個美國駐外大使館的三百多名外交官後,在今年春天發表的八篇有關美國外交的系列報導獲致同樣的結論。

美國公共外交諮詢委員會昨天發表的報告又說:「大使們也未充分運用其他大使館職員作為美國的代表,一部分是由於大使館加強安全的結果。」

該委員會指出,政府有關單位去年發現,「奉派擔任海外指定語言公共外交職位的三百三十二名外交官員中,有百分之二十一不符合他們職位的外語要求」。

該委員會主席巴瑞特告訴記者:「公共外交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也是一個重要的國家安全議題。要更加努力才能讓美國享有它應得的世界地位。」

前述報告也提到美國的簽證政策讓「國際人士與媒體感到相當混淆不清」。報告中說:「我們已有處理簽證申請的許多新資料庫和安全檢查,部分這些制度很快就會成為多餘的。」

美國的新簽證政策規定,姓名出現在任何資料庫或觀察名單上的每一個申請人都要等候華府批准才能獲發簽證,此一過程有時會拖上幾個月。

報告又說:「簽證費已由二十美元增為1998年的四十五美元,再增為2002年的六十五美元、2002年11月的一百美元。此外,學生簽證申請人不久後會被要求再付一百美元登入追蹤他們的資料庫。」

相關新聞
美國發行新版50元紙幣
美國發行新版50美元紙鈔  舊版暫時繼續流通
美財長G7會議優先討論高油價問題
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  王金平提看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