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犯眾怒 中國教育部:「大學收費合理」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許惠安綜合報導﹞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日前表示,中國對高校的收費制度進行改革,逐步建立起由國家、社會、學生家長和個人共同分擔高校培養成本的機制。目前,高校收費政策基本上還是比較合理的。一席話,激起大陸民眾強烈反彈,連日來,大陸各大網站論壇被痛罵張保慶的留言擠爆,許多網民更直指他「說的不是人話」,有些網民更要求張保慶辭職下台。

培養成本 如何計算

目前的問題在於,這個培養成本究竟應該是如何計算得出?雖然有規定大學收費不能高於成本的百分之25,這個百分之25是如何計算出來?

據中國中央教育科學研所博士陳如平表示,大陸大學收費過程是不透明的,那些屬於培養成本,那些不是,學生和家長都無從得知,這也是公眾對教育政策不滿的原因。

中國普通職工家庭供養一個大學生到底需要多少錢?據一網民在其環境所作的調查指出,「普通職工家庭(處級以上幹部不包括在內)供養一個大學生,基本到了家庭年收入的50%左右,甚至不少處級的幹部也對我說,供養一個大學生,這4年就甭指望存錢了。農民家庭是什麼情況我沒有調查,所以沒有發言權,但我可以想像到,只能比這個比例高,而且可能還要高不少!」

學費成夢魘

據聯合報報導,張保慶一言犯眾怒,連官方媒體新華網也引述「了望東方週刊」報導指出,近年來大陸大學收費增長過快,已成為生活困難家庭的沉重負擔;每到開學日,學費便是家長們的夢魘。

絕大多數的家長,20多年來,實際收入增長多少倍?那教育費用又增長多少倍?50年代前後出生的,他們自己孩子趕上念大學,現在有多少輕鬆拿錢供給孩子上大學?

據悉,中國自1989年實行大學收費制度以來,大學學費即如「井噴」般的迅速成長。當時每學年學費是200元人民幣;而後,據統計,目前大學學費一般在5千元到1萬元不等,十足的增加25到50倍之多,而百姓的人均收入只增長4倍,大學學費漲幅約10倍於居民收入的增長。

沒錢讓孩子讀大學、或傾家蕩產讓孩子讀大學,成為大陸社會的普遍現象。據華南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僅有7.5%的受訪者能夠接受每年5千元以上的大學收費標準,71.6%受訪者反應,大學教育收費太高。

高學費政策殺人

遼寧省遼陽市的農民孫守軍,因供不起兒子唸大學,自覺對不起兒子,於8月服毒自殺。去年陝西也有同樣例子。大陸媒體曾以「血淚大學」為標題,暗諷大陸教育當局的高學費政策殺人。

就在孫守軍自殺後,當地主管教育的官員推卸責任的表示:「政府有寒窗基金助學貸款,可以幫助窮困生唸大學,不應發生這種事。」當地農民質疑:「現在報紙、電視宣傳得好,說念大學不用愁,有助學貸款,可是我們這兒沒這事呀,拿房子去抵押貸款都不行。」

一些學校或銀行以還貸率不高為由,設置了各種障礙,使學生獲貸率低。去年廣西一所師範院校開辦助學貸款,銀行在街道大張旗鼓的宣傳,連電視媒體都跟著報導,最後卻沒有一名學生獲得貸款。

大學學費到底有多貴?

根據調查,一名學生考上北大或清華後,入學至少要繳納6千元,這還不包括每個月的生活費。如果是民辦大學或一般地方大學,收費情況就更亂,有些學校在發入學通知時,還要求學生入學時交一筆數額龐大的贊助費。

據悉,一名已錄取為西安科技大學的學生就傳出需繳交兩萬元入學費,該名學生的家長因無法負擔龐大費用,到學校向老師跪求降低學費。

據大陸官方統計,去年大陸農民人均收入2622元,城鎮居民則為8500元。也就是說,大學一年學費為大陸農民一年收入的2到3倍。一年收入不到三千元的農民家庭,即使是全家一年不吃不喝,也無法負擔子女大學學費。

誰在揮霍教育經費?

張保慶指出,據調查,目前在中國普通高校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約240萬人,佔在校生總數的百分之20。有網友炮轟這種說法邏輯:「就算是20%困難,就可以說合理嗎?20%困難,我相信是實在無法支付的群體,其他80%「不困難」的,我相信有很多是上了大學全家人生活無著落!」

究竟誰揮霍教育經費,誰將從學生手中收取的費用拿走?長春某大學一位副校長說,教育已成為一些人眼中賺取暴利的最後一個產業,這些人想把教育當作搖錢樹,什麼擇校費、贊助費、教輔費等胡亂收取,收到錢後又胡亂花。獎金、工資、招待費等都是由學校負責人隨意支配,家長根本不知情。

大陸教育學者認為,正是這些問題,擾亂大學收費政策的正確執行,也造成民眾對大學收費政策的嚴重誤解。網民也指出:「這個收費合理化只是是副部長個人的標準!」@(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普通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仍然偏低
台灣北縣教育局:新莊淹水筆誤 向北市府表歉意
教育產業化思潮從何而來?
中國內地學生香港升學情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