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漁者:一千個拒絕眼鏡的理由

煙波漁者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日訊】

我近視,
但我不戴眼鏡,
因為我喜歡
這片朦膿的風景;
‘??br>我近視,
但我不戴眼鏡,
因為我不想
讓太多的罪惡
拽去我有限的憐憫;
‘??br>我近視,
但我不戴眼鏡,
因為自知之明告訴我:眼鏡於你
只是一種裝飾品;
‘??br>我近視,
但我不戴眼鏡,
因為「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樣
我才比較容易與現代人接近;
‘??br>我近視,
但我不戴眼鏡,
因為我的眼淚可以
滌盡所有入侵的灰塵;
‘??br>我近視,
但我不戴眼鏡,
因為我幻想未來的老花
能與近視扯平;
‘??br>我近視,
但我不戴眼鏡,
因為我要讓別人看到
我最真實的表情;
‘??br>我近視,
但我不戴眼鏡,
因為我更能專心於不同聲音的聆聽;
‘??br>我近視,
但我不戴眼鏡,
因為父母喜歡看兒女
那不經雕飾的清純!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幾年前,我去了一趟北京。中外聞名的天安門廣場毫無疑問地成了我那次京城之行的必到之處。走在遊人摩肩接踵,揮汗如雨的廣場上,我所感受到的不是自由文明的氣息,而是殺氣騰騰,戒備森嚴的景象。成群結隊的武警戰士不知疲倦地轉來轉去,他們帶著一種敵視遊人的目光和傲視一切的表情,令人望而生厭。這和我孩提時的子弟兵形象相去甚遠,可能這才是新時期軍人的代表。
  • 打開中華民族幾千年塵封的歷史,「禮儀之邦」的美譽或許會讓每一位炎黃子孫為之驕傲。然而,當歷史的車輪匆匆駛入應該充滿活力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紀時,我們徜徉在極其局限的都市繁華和歌舞昇平之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會有如沐春風,心曠神怡的感覺嗎?
  • 打開中華民族幾千年塵封的歷史,「禮儀之邦」的美譽或許會讓每一位炎黃子孫為之驕傲。然而,當歷史的車輪匆匆駛入充滿活力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紀時,我們徜徉在極其局限的都市繁華和歌舞昇平之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會有如沐春風,心曠神怡的感覺嗎?
  • 對詩歌好壞以及風格好壞的評價都是因人而異的﹐2000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誰﹐沒有幾個中國人知曉﹐更不必說其著作了﹐這就是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下﹐不同的意識形態所產生的不同價值觀念所導致的非正常標準的一種體現.
  • 從小在長江邊長大,便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記得兒時的幾間老宅,離水不遠,雖沒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詩情畫意,但只要走出戶外,便有綠蔭簇擁的小徑,讓你直達江邊。面對滾滾東逝的江水,還有江面爭流不息的船舸,不禁覺得天空地闊,心曠神怡,靈感也會攜手而至!
  • 層巒胸膛裡 飛泉如瀑 水聲嘩嘩 幽微山徑,老叟踽踽獨行 歲月的流淌中 深邃的瞳眸裡褪去茫然恍惚 重新面對塵世,逆光邁步向前
  • 你是一朵聖潔的蓮, 靜靜地美麗不知多少時間。 悄然含苞、淡然地開放 幽幽遠遠的清香瀰漫著那層宇天。 忽然一天靈機一現, 感受著創世主慈悲的召喚。
  • 城市如一幅流動畫 色彩繽紛向八方流竄 人、車、陽傘、招牌看板 各式的字體洋溢不同線條 行走的我好比 手中握著電視遙控器 選擇串接的巷道頻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