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舞者合作話題停不了

標籤:

【大紀元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邱燕玲)為了準備新唐人新年晚會大型歌舞劇:年的傳說,來自兩岸「三」地的舞者(台灣,大陸,美國)在華府展開數個月的密集訓練,因為大家的背景不同,語言不同,使得每次的練習,都成為一次次難忘的回憶。

這次《年的傳說》所要表達的是個應景的中國傳統過年習俗,為了營造過年熱鬧氣氛,這些美麗年輕的舞者們雖然只負責其中第三幕的舞蹈部分,但光光是舞步的挑選,衣服,道具,化妝等就讓這群舞者有聊不完的話題。

來自台灣的舞者在談到這種中國民間舞步時回憶,當初在剛看到這些舞步時覺得很簡單,以為和所學的爵士舞或一般流行舞步的扭法類似,但後來發現自己做出來的動作不但與大家不一致,整個味道也不一樣,後來請其他舞者們不斷的分解動作及神韻後,加上自己的苦練,才與大家基本一致。據說,當初老師在教動作時就發現了這點,還問這位舞者是否是從台灣來的,因為這位台灣來的專業舞蹈老師:郭千榮本身也是台灣出身,她說,在台灣因為比較不流行這種中國民間舞蹈,所以一般的舞者必須額外花時間去研究其中的舞步及神韻。

至於韓裔美國舞者在每次練習或討論時,因為是唯一一位不懂中文的人,有時大家忘了替她翻譯,她也完全不在乎。據她的說法,是因為她已經練就一身以表情動作猜文字的好功夫,對整個討論通常也都能完全融入。她覺得每位舞者都很可愛,所有的喜怒哀樂很容易看出來,身體語言表情也幫助了她對大家的瞭解。

其他許多舞者大多具有大陸背景,所以對這些舞步相當熟悉,中國民俗舞蹈的基本功也相當好,所以往往在練習時,她們就擔當起舞者們眼神,韻味,身體協調的指導責任,在互相切磋時,她們不但將一些舞步的背景介紹出來,還相當有耐心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的分解出來幫助大家。

由於這次的舞蹈分為燈籠及綵帶兩組,舞者們說,跳燈籠所必須表現的韻味,和跳綵帶所表現的輕巧敏捷是整個舞蹈的靈魂。雖然大家來自不同背景,但在經過每次的練習,聊天溝通,綵排,揣摩後,整個舞蹈隊已經有了相當的合作默契。除此之外,整個舞蹈也安排了綵帶獨舞的部分,擔任獨舞的Teena更將帶領觀眾欣賞到力與美的東方舞蹈之美。

在說到能在紐約及華府的大舞台上演出時,每位舞者都露出相當興奮的表情,除了表示她們很幸運能被挑選出來外,也都希望她們在這一系列新年晚會的演出,能把觀眾的情緒帶到最高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走近新唐人新年晚會主場地
國畫大師真跡收藏展  給新唐人新年晚會助興
新唐人舉辦「古今神韻賀新春」新年晚會記者會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歌舞演義神話傳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