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繪畫賞析

眾神與巨人之戰

羅曼諾的矯飾主義風格壁畫
周怡秀
font print 人氣: 10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鳩里歐.羅曼諾(Giulio Romano;Roma 1499 c- Mantova 1546)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矯飾主義》風格中最有才華,也是最重要、最富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身為拉斐爾主要弟子和助手,他在1520年拉斐爾死後繼承了在教廷的工作室,並且延續了拉斐爾文藝復興巔峰時期的風格。然而在他個人風格成熟後,他成為16世紀最偉大的矯飾主義風格畫家和建築師。大約1524年,羅曼諾受曼都華公爵菲德里哥. 貢扎伽(Federigo Gonzaga)之邀,製作一系列建築和繪畫工作。他不僅設計和建造了《德宮》(Palazzo del Tè, Mantua),也在其中創作了氣勢驚人的壁畫。其中最有名的是《巨人廳》(Sala dei Giganti)內的壁畫﹕描寫的是希臘眾神與鐵丹族巨人的戰爭中,巨人戰敗潰散的情景。

諸神與巨人之戰

根據希臘神話,在遠古時期,大地之母該亞女神(Gaea)與天空之神(Uranus)結合,生下了男女各六名巨神,這許多子女就是《鐵丹族巨人》(The Titans)。這些子女相互結合又產生了其他的神;其中包括克羅諾斯(Chronos)和蕾雅結合生下的哈德斯、波賽頓和宙斯等奧林帕斯眾神。大地母神該亞後來又生下了幾個怪異的巨人,結果由於相貌醜怪被烏拉諾斯厭惡地趕回到該亞的腹內—地府。

克羅諾斯對父親烏拉諾斯的做法十分不滿,憤而將他砍傷,奪得了權位。烏拉諾斯死前預言克羅諾斯自己也將被兒子殺死、取而代之。克羅諾斯對預言感到恐懼,因此每在子女出世時,便將孩子一口吞下肚子裏。蕾雅在丈夫吞下多名子女後,將最後生下的宙斯藏起來,用襁褓包住一塊石頭代替宙斯讓克羅諾斯吞下肚。藏在克里特島山洞裏的宙斯便靠著母山羊的奶水養大。宙斯長大後,救出了父親肚子裏的兄弟姐妹,並且和他們聯合起來向克羅諾斯挑戰,結果諸神形成了兩派;鐵丹族的巨人中大部分是站在克羅諾斯這邊的。戰爭激烈地進行了十年,最後宙斯聽從該亞的忠告,從地府救出早期的怪異巨人,靠著他們製造的雷電,打敗了鐵丹族,並將鐵丹族關在冥界的最下層—泰塔洛斯地獄。

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仍有一些遺留的鐵丹族的巨人想要復仇。他們力大無窮,抓起巨石堆積成山,妄想抵達天上,向奧林帕斯眾神進攻。結果試了3次都失敗了。因為宙斯和眾神只要稍做手勢,用雷電來打擊他們,石堆就在地動天搖中傾倒了。巨人便和石塊一起墜落地上,掉在海中的成了島嶼,掉在陸地的變成了山岩。

巨人廳

羅曼諾在《德宮》的《巨人廳》描寫的就是巨人隨著石塊跌落的情景。畫面由雲層劃分為天界的眾神和地上的巨人。上方諸神的比例雖然為了配合透視縮小了,但是他們的神態卻是從容輕鬆的;而下方的巨人雖然以其龐大的比例震撼觀眾,表現的卻是驚惶、憤怒,一片狼籍。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經常與建築的結構本身結合,將觀眾的視覺從實際空間延續到畫面中的假想空間,有身歷其境的效果。羅曼諾將四個牆面和天花板渾然無間的結合成一體,連牆緣轉折和縫隙都不易覺察。置身其中的觀眾完全被雄偉生動的壁畫包圍,很難不被這驚人的氣勢和生動的情景所震撼。

羅曼諾此時的表現手法已經脫離了文藝復興追求平衡、典雅、和諧,而選擇以誇張的動感刺激觀眾的感官、悲愴的戲劇性來激盪觀者的情感。這矯飾風格的美學觀正是進入《巴洛可風格》的預告。

羅曼諾在德宮的成就堪稱為矯飾風格的經典之作。他的才華使他在16世紀享譽歐洲。他也是莎士比亞唯一提及的意大利藝術家,莎翁並稱之為《意大利少有的大師》,可見他在當時的名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希臘神話人類起源〈2 〉 有另一個故事則是說,神明親自創造了人類。他們似乎是在用各種金屬來試驗, 依次創造了黃金民族、白銀民族、黃銅民族、英雄民族和鐵民族。 這五個民族各有特色:黃金族的人雖然會死,可是卻向神一樣是無憂無慮地,也不必操勞和吃苦,穀物會在田裡自動的長出來,他們擁有許多的家畜,而且很得神明的歡心。他們死亡入土後會變成精靈,這些精靈是人類的守護者。 而白銀民族就比黃金民族差多了。他們的智慧不足,會互相傷害,死了之後靈魂得不到永生。 下一個民族是黃銅民族,他們相當強壯,很可怕。他們喜歡暴力和戰徵,終於因此而毀在自己的手裡。 再來就是英雄民族了,他們是被認為了不起的民族,他們參加過很多的大冒險,也打過很多光榮的戰役,因此被後人歌頌。他們死後去福島,永遠過著幸福的生活。 第五個民族就是鐵民族,也就是現在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這些人活在不祥的時代,本性也是相當的邪惡,因此他人永遠也離不開勞苦和悲哀。 他們經過一代一代的流傳,結果越便越壞,下一輩永遠也比不上上一輩。他們終究有一天會墮落到崇拜權利的地步,也不再尊敬好人。直到大家不再會為惡行生氣,也不再同情苦難的人,不感到自慚時,宙斯便會將他們毀掉。但是若是民眾起來打倒壓迫他們的昏君,也許會有希望。 參考 愛笛絲.赫米爾敦著作
  • 绵羊生性软弱,不得不忍受许多动物的欺凌。于是,它来到宙斯眼前,请求宙斯减轻它的苦难。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