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良文選

徐水良 : 對馬克思主義及其實踐唯物主義的批判

徐水良

人氣 36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我曾經懷著崇敬的心情,刻苦鑽研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但結果,卻逐步認識,並依次否定毛澤東、史達林、列寧及到最後否定恩格斯、馬克思,並且幾乎全面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其鬥爭哲學、辯證法、實踐唯物主義即所謂”辯證唯物主義”、經濟唯物主義即所謂”歷史唯物主義”,階級和階級鬥爭理論、專政學說、國家學說,所謂”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以及經濟學中的錯誤(包括價值和剩餘價值學說中的錯誤),還有其他方面如意識科學(包括思維科學)、社會規範學(包括道德、倫理學、法學中)的錯誤,幾乎是馬克思主義涉及的全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領域(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涉及的主要領域”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的狹小領域)。

當然也肯定馬克思對社會科學的貢獻,及他的某些正確和有意義的部分,例如對價值學說中有意義的貢獻。我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入研究,達三十多年。其中對毛澤東的否定早在七十年代前期,因為毛的理論水平實在太差、錯誤太明顯。但對馬克思主義的否定,卻拖到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如果說馬克思、恩格斯的錯誤是學者的錯誤,完全可以諒解,則毛澤東的東西中,卻到處是理論上的無知,謬誤和令人作嘔的不懂裝懂、裝腔作勢。其代表作《矛盾論》、《實踐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等等,也是無知、謬誤、不懂裝懂、裝腔作勢的典範。

他自己曾經一再斥責理論上的騙子,不知他是否曾經這樣反思過自己?由於我們自己的盲目迷信,束縛了自己的思想,才長期不能識別。本人就曾經因為盲目崇拜,而幾十遍甚至上百遍地研究《矛盾論》、《實踐論》,對其謬誤之處,覺得怎麼也無法理解,可是卻總是不懷疑其為錯誤,及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毛澤東根本不懂,卻又裝腔作勢地不懂裝懂,胡說八道。馬、恩、列、斯、毛、其理論水平每下愈況,及至很不堪。當然在他們之外,甚至還有沒有理論的”理論”,正在被大加頌揚。(按:指”鄧小平理論”)這是由於馬克思主義這種半封閉的,中世紀式的,或專制君主式的,以接班人傳承的方式,必然造成的一代不如一代的結果。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異化的產物。它的產生,是人類歷史的一大曲折。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談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及到二次大戰後,到今天更為高漲的人權、自由、民主的進步潮流。與此相反,雅各賓派、馬克思主義、希特勒的”民族(國家)社會主義”,則是反動逆流。馬克思主義是現實世界的顛倒的哈哈鏡鏡象,是現實世界的異化的哈哈鏡影像。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風行全世界,以致於其許多基本觀點為許多西方學者不知不覺地接受,甚至成為全世界的統治思想,一方面正因為他是人類異化的鏡象,與現實社會顛倒地相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以經濟為中心的人類異化社會中,人們的精神理論方面的貧乏,以至西方和東方的學者,在理論造詣中甚至迄今還遠不如馬克思,因此,無法從理論上抵抗馬克思主義。只是由於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結果,尤其是專制暴政的結果――侵犯人權、自由、扼殺人的豐富創造力,造成社會停滯落後,以及對人的恐怖虐待和摧殘等等――引起人們的恐懼,才限制了馬克思主義的擴張。

人類從封建或君主專制社會中,以維護封建或君主專制秩序為中心,到資本主義以經濟為中心,人所創造的物質生產力及經濟,反過來支配人和決定人,決定人類社會的一切,人類社會空前異化。馬克思主義就是在其初期經濟異化的高峰時期產生的。資本主義的異化以後逐步趨小。馬克思主義雖然反對異化的某些現象,但卻把異化提升為人類的永久規律,這就是他們倡導的經濟唯物主義(命名為”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這也是他們倡導的惡的理論(反對善的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生產力、經濟決定人、決定人類社會,把經濟稱為基礎,顛倒了真正的基礎和上層的關係。

馬克思主義正是經濟異化社會中,以經濟為中心的理論體系。把以專制權力為中心,向經濟為中心的轉移,稱作十多年前的偉大創舉,這種說法,乃是歷史的笑話。馬克思、恩格斯後來雖然發現這種理論不適合原始社會,但他們輕率地認為這是一個例外,並把人的生產與物質生產並列,以調和他們的理論與客觀實際的矛盾。他們根據他們的經濟唯物主義,預言未來的歐洲大戰,認為由於大戰對物質生產力的破壞,世界會因此倒退到黑暗時期;但歷史的結果卻完全相反。二次大戰後,世界上、包括日本、德國等變成一片廢墟,物質生產力基本被毀滅的國家,卻迅速恢復並高速發展。這是因為經濟唯物主義是根本錯誤的,不是物質生產力,不是經濟,而是人,人的自身發展水平,才是決定因素。因為具有一定發展水平的高素質的人並沒有消滅,他們不僅保留了文明,而且很快重新創造出高度的物質生產力,物質文明。

馬克思主義是以經濟為中心的理論體系。其理論,經濟唯物主義,階級和階級鬥爭理論、專政學說,以及其他等等,都是把人類社會非本質的異化現象當作人類的本質,其中包括”勞動創造人”等武斷論斷。其實恰恰是人創造勞動。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相反,我們的理論體系是以人和人的發展為中心的理論體系,不是物質生產力和經濟決定人和人類社會,恰恰相反,是人,是人的自身發展程度決定生產力,決定經濟。經濟是由人創造的,為人服務的,它必須以人為中心,而不是相反,人必須以經濟為中心。

而人,是有血有肉有頭腦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分解開來,作為社會關係,或社會關係總和的抽象的或片面的,揚棄了血肉軀體和個人意識的人,因為社會關係僅僅是活生生的人的抽象內容的一個部分。中共先是搞階級鬥爭,路線鬥爭,搞得中國人人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以後又搞以經濟為中心,翻譯成日常語言,就是圍著金錢轉,金錢第一。幾十年中,經過先後這兩個階段,使中國人的道德水平降低到空前可怕的程度。這不僅是重大的戰略失誤,而且是中華民族的災難。我們大聲疾呼,要以人和人的發展為中心,可惜在國內受到壓制,在西方受到忽視,我們的聲音太過微弱。可是,我們相信,總有一天,這會成為全人類的共識。

經濟唯物主義(所謂”歷史唯物主義”)和實踐唯物主義(所謂”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毛澤東的《實踐論》,是這種實踐唯物主義的典型代表。這種實踐唯物主義認為理論來源於實踐,實踐先於理論,毛澤東還總結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簡單化、混亂而錯誤的公式。這種理論完全顛倒了實踐和人的意識之間的關係,作用和反作用之間的關係,混淆了實際和實踐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恰恰相反,實踐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的結果。在漢語中,實踐的意義是很清楚的,這就是把理論、思想付之于實行、付之於行動。沒有理論、思想等等,哪來實踐?這個整天提倡大眾化民族化的人,像在其他許多問題上一樣,一到哲學領域或其他一些理論領域去裝腔作勢的時候,就把中國話也忘了。

上面的問題,不應該是抽象的哲學問題,而是具體的意識科學(其中包括思維科學)的問題。這是需要用幾部巨著來說明的問題。這裏當然只能非常簡單地講講。根據我的研究,人的意識過程分為四個基本過程,三個後繼過程(我把意識既分為範疇又作為過程來研究)。四個基本過程是:感性過程,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三個後繼過程是:表述過程、傳播交流過程、意識的各種形態的形成過程。這些過程愈來愈複雜,後面的過程往往包含前面過程的複雜迴圈和組合,而前面的過程,在現實中又與後面的過程交織。為簡化起見,這裏只講基本過程。

感性過程是從感覺、知覺到表像,記憶表像的”印象”過程,這是從客觀世界到主觀世界的過程,從外界到頭腦的過程,是真實地或變形地或虛假地”映象”過程。列寧的”映象”說,乃是片面誇大意識這一階段的結果。這是意識的初始階段。這時,實踐還遠遠沒有產生。對於原初的人來說,他面對的是一個原始的客觀世界,原始的實際。實踐過程是能動地改造世界的過程。因此,無論是對原始人來說,還是對初生的孩子來說(甚至胎內嬰兒),他們首先必須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經過學習過程,形成意識,並且在需要需求欲望的刺激下,最後才能產生行動,產生實踐。下面我們將會看到,實踐過程要在基本過程結束時產才生。尤其是作為人生的主要任務的那些實踐過程,人生中主要的實踐主體,或者實踐主體的主要階段,要等學習任務初步完成,離開學校走上社會以後才開始。把實踐過程放到小孩子認識學習過程以前,是荒謬的。小孩主要表現為學習主體,而不是實踐主體。

記憶表像是感性過程的結束,從此以後,記憶表像將會伴隨今後意識的全部過程,將時時浮現在人們的面前,以後的意識過程,將以記憶表像為依據。不過,我們這裏不談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等問題,長期記憶中的終生記憶,一般要等小孩子記事以後才基本開始(此前只有萌芽)。記憶表像以後,就是大腦種經系統內部運動,精神的內部運動。(以上有許多問題如知覺,錯覺等,略而不談。)

第二個過程是認識思維過程,往往從感覺過程即已初步開始,但一般的正式過程,是從表像過程開始。這個大過程,又分兩個過程,即從具體到抽象的悟性過程和從抽象到具體的理性過程。(這兩個過程又分很多小過程,不過這裏只能談談主要的大略過程,很多小過程略去,以下各部分均如此。)

悟性過程(很多人也稱為”知性”)的開頭,是形象思維。用比喻來說,就是圖像處理過程,”放電影、動畫”的過程。這裏說的”圖像”,其實除本來意義上的圖像以外,還包括聲音,氣味,觸感等各種感覺要素的綜合,感性過程和形象思維的不斷重複,一方面是內容的不斷豐富,一方面又是其中一部分,尤其是重複部分的不斷強化,及另一部分非重複或非強化部分的不斷簡化,而不斷揚棄。不斷簡化即不斷抽象的結果,到一定階段、就產生概念,就是相對簡化固定的圖像,或圖像組、或圖像組的組合。例如人們講”人”的概念時,頭腦裏出現的往往是簡化的人的圖像,尤其是人的頭部或整體。

毛澤東說,概念已是理性認識,已抓住了事物的本質,這完全是胡說八道。他根本不知道感性,理性為何物,更不知道悟性知性為何物,只好裝腔作勢,信口胡言。事實上,理性過程及理性過程的結果–理性認識,就本處講的原始過程而言,還根本沒有產生。概念不是感性過程和理性過程的分界線,概念只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分界線。至於概念是否抓住了事物本質的問題,與理性認識的問題根本不能混為一談,與概念究竟是什麼的問題,也同樣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問題。這是現象和本質,真象和假像,真理和謬誤等等一些領域所要研究的問題。如前所述,初級的概念,乃是簡化的圖像或簡化圖像組合,馬克思主義錯誤地把”會勞動的動物”或”社會關係的總和”和稱為人的本質,但我可以保證,百分這九十五以上的人,講到”人”這個概念時,頭腦中出現的只是人的簡化圖像,而不是上述”本質”,而且許多人根本不知這種所謂的本質。

事實上,在意識的各個階段,都有是否反映事物本質的問題,例如在感性階段及形象思維階段,假像不直接反映真實本質,只有真象才直接反映真實本質。人們的概念、思想、理論,在許多情況下也往往不能正確或準確反映事物本質,往往抓住非本質部分或假本質部分。把完全不同的問題和東西混成一鍋粥,搞得混亂之極,這是毛澤東的習慣做法,在其代表作中也是到處可見。明知自己不懂,卻偏要不懂裝懂,冒充權威,正象他當時批評別人的那樣,不懂裝懂,嘩眾取寵,裝腔作勢,籍以嚇人。也象在幾十年以後,以”偉大導師”架子批評別人的那樣,”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尤其可惡的是,把批評他錯誤的人一一打倒,打成反革命,使許多人死於他的屠刀之下,以保證他的”最高指示”的”絕對權威”。人不可能不犯錯誤,筆者就曾一再聲明自己是從錯誤中走過來的。可惡的是不懂裝懂,裝腔作勢;更可惡的是以暴力壓制別人的批評,比街頭惡少講不過就動武更可惡。

寫到這裏,隨手翻開《實踐論》中的一頁,其中講到”概念這種東西已經不是事物的現象,不是事物的各個片面,不是它們的外部聯繫,而是抓著了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事物的內在聯繫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能夠成功’的這個概念(!!!)……也就是理性認識階段。”(驚嘆號為本人所加),把各種不同的東西攪在一起,其混亂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在這前面和這後面,大段類似的東西,比比皆是。我真驚異我們當時學習這種”最高指示”時,自己怎麼會那樣地無知,對這樣的東西也不能識別,竟然奉為真理!

在上述意識過程及全部認識過程中,都是分析和綜合並用。毛澤東把認識過程,甚至調查研究過程,稱作分析過程,乃是由於對認識過程的完全無知造成的。從概念開始,就進入抽象思維過程。這時,一個意識的特殊現象產生了,這就是千百年,數萬或數十萬年表述過程,和傳播交流過程中產生的語言、文字及一些圖像、符號,介入了非原始的抽象思維。雖然就原始過程說來,表述和交流過程還沒有產生,然而就現在現實的人的思維說來,抽象思維是以符號(主要是語言文字)思維為主的。只有沒有受過教育的聾啞人,才是例外,他們沒有言語思維,但有抽象思維甚至簡單的符號思維。過去的學者們幾乎沒有例外地把抽象思維和整個人類思維,與符號、言語思維等同起來,就是這個原因,但他們不能解釋沒有受過教育的聾啞人的問題。

由於原始符號的產生及語言、文字的介入,抽象思維又變成、或發展為符號思維。普列漢諾夫的”象形文字”說,就是把這一片斷的意識過程片面誇大的結果。”映象”說和”象形文字”說爭論不休,其實都是片面的。錯誤的,只有少許局部真理,但整體卻是錯的。

抽象思維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產生,它必須以記憶表像及形象思維為基礎,抽象思維(這裏指符號思維),只是一些符號的運作,它的具體內容,乃是隨符號思維運作而運作的形象思維及記憶表像。如果沒有後者,那麼,符號思維除了毫無意義的符號外,它什麼也不是。人們的大量思維都是形象思維,形象思維可以單獨存在,抽象思維卻不能單獨存在,人們可以有無抽象思維相伴的、單獨的形象思維,卻不能有無形象思維相伴,不以形象思維為內容或補充的抽象思維。馬克思、恩格斯、史達林及全世界大量心理學者,顛倒兩者的關係,一再說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基礎,這是完全錯誤的。

八十年代,本人曾從獄中寄出文章,說到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靈感思維是什麼,以及其他有的問題。不久有報導說,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基礎的說法引起爭論。因為以前的人們都是把抽象思維,尤其是語言邏輯思維作為思維基礎的。我國思維科學的”權威”錢學森當時說不要急於下結論。及到目前,人工智慧研製中,仍然是邏輯思維作為基礎,這種認識妨礙了人工智慧的開發。我在當時的文章中也指出這一點,指出必須研究形象思維,才能研製出完全的人工智慧,才可能超過人原有的大腦智慧。

抽象思維,符號思維大大加快了形象思維及整個思維的進程,並使單靠形象思維難以或無法完成的思維得以完成。例如數學和理論物理中的許多問題。符號思維的不斷重複,產生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這就是邏輯。邏輯是客觀世界規律性的一種反映。人們依據邏輯進行的思維就是邏輯思維。邏輯思維是抽象思維的高級形式。抽象思維、符號思維、邏輯思維繼續進行,不斷重複,一方面越來越豐富,一方面越來越抽象,最後產生哲學概念和哲學思維。這中間還可以分好多階段,不過我這裏不講它了。

這就是悟性過程(知性過程)。這是以歸納為主線的過程。悟性過程的最高結果是一些最抽象的概念和思維。這之後,就是理性過程。理性過程與悟性過程相反,它是從已經得到的抽象結果開始,從抽象到具體,以演繹為主線的過程。這個過程的起點,即悟性過程的結果,其抽象程度各各不同,就思維中大多數和理性過程說來,並未達到哲學抽象,而是在抽象程度較低的層次上開始向具體”回復”。這個過程,從抽象到具體的理性過程,要得以進行,其必要前提,就是先前的記憶表像,及認識、思維,和認識、思維的結果,在人們的頭腦中不斷浮現,飄浮在人們眼前,成為從抽象到具體這一過程不言而喻的,似乎是”先驗”的依據(主張先驗論的人正是在這裏犯錯誤)。沒有這個前提,沒有這個依據,理性過程就不可能進行,或者是毫無內容的東西。很多唯心主義者忘記了這個前提,以為從最簡單最抽象的東西,從最簡單抽象的概念中能產生一切。例如黑格爾就是這樣。毛澤東及”路線鬥爭”時期的許多做法,也正是遵循唯心主義的這種邏輯,雖然他們掛著唯物主義牌子。

理性過程的結果,就是從抽象到具體的系統的理論體系,這就是理性認識。這種體系與認識過程前半部分,與客觀世界的真實情況,都存在某種相反性,因此容易引起誤解。這種相反性也常常帶到表述程中去。因此,列寧(及毛澤東等)把敍述過程和研究過程等同起來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馬克思本人也承認這種相反性。其實,上面各個過程中,以及後面要講的許多過程中,都有使人容易誤入歧途的地方。如上面提到的相反性問題,除了上面講的例子以外,又如語言符號的引入,產生某種假像,從而產生把語言當作根本的學派,抽象神秘的咒語迷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萬物之類,抽象可以自行轉化為具體的理論,等等。此外,由簡單化思想而極度誇大意識的某一片斷,如上述列寧的映象說、普列漢諾夫的象形文字說等的錯誤,還有佛洛德創造的潛意識無意識神秘主義,還有下面將講到毛澤東”路線決定一切”論等等,都是在抓住某一局部真理的同時,造成總體上的完全謬誤。這些都是誤入歧途的例子。而且由相反性引起,和由片面誇大引起的錯誤有時也交織在一起。

由以上論述及下面將要講到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毛澤東關於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的概念及許多說法,都是錯誤的。與認識過程同時產生,或緊隨認識過程之後,與認識過程並列展開,並互相作用的過程,是第三個基本過程,即情感過程。為節省篇幅,對這個過程不詳細講了。這三個基本過程的結果,就是有一定意識系統,包括一定記憶,一定認識或知識(包括一定思想、一定理論及其它),一定感情的意識的人。這種意識的人與生物的人,社會的人等等,一起成為活生生的人的組成部分。成為活生生的人的各個側面。

毛澤東的公式是實踐――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實踐。這裏,不說其中包含的混亂和謬誤,只看理性認識–實踐的直接轉換,也是很錯誤的。這種轉換不僅不是直接的,而且它本身並不會自發產生。只有當這之外的需求,需要,欲望,動機產生,並且還需要有感情的介入,還要經過一系列複雜過程之後,才會產生實踐。而先前的人的意識,包括感性、知性、理性,包括感情等等(不僅僅是理論),只不過作為指導思想和情感影響而存在,並不直接介入行動和實踐。對行動和實踐直接起決定作用的,乃是意志過程。先前的認識主要只是對意志過程中產生的再認識起指導作用,一般的意志過程,包含許多次再認識過程。這其中,首先,人的需要,需求,欲望才是產生行動動機的根本原因。這裏講的行動,包括實踐,行動的含義大於實踐。其次,動機要轉化為行動,還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過程。這就是意識的第四個基本過程,即意志過程所要研究的問題。這個意志過程,包括意向過程,策略過程,行動過程。

意志過程的前提,就是活生生的人,包括生物的人,社會的人和具有一定意識的人。意識的人又包括記憶、知識、思想、感情等等,而不僅僅是理性的人。這個過程的開始,是從活生生的人(而不僅僅是意識的人)的需要為起點的。需要轉化為需求,又轉化為欲望、動機。以上可以稱為意志前提過程。然後對欲望、動機所指向的客觀世界進行再認識,前面感性過程和認識過程的重複或不斷重複,動機和客觀世界兩者相結合,確定目標、方向。以上就是意向過程。然後又對客觀世界進行考察或調查研究,再認識,再思考,根據目標方向及客觀實際,確定實現方向的道路、路線、根據這些路線,又確定保證走好這一路線、道路的方針、政策、具體方法、具體步驟,這是策略過程。毛澤東的路線決定一切論,就是把其中”路線”這一片斷片面誇大。

其實,路線不是決定一切的,恰恰相反,它本身由前述所有過程決定,尤其由方向所決定。其後,又必須化為方針、政策、方法、步驟等等,才能起作用。上述過程同前述所有過程一樣,可能不斷反復,包括前述基本過程的不斷反復。以上兩個過程,也稱為決策過程。這些過程結束以後,就轉入最後一個過程,這就是行動過程。行動過程,一方面是人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動過程,另一方面,也是意識過程的繼續,是方向策略的實行過程,即實踐過程。在這裏,思想理論的實行,不是如毛澤東一再說的那樣,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理論僅僅是作為指導思想,必須通過按理論指導制定的方向策略來實行。並且僅僅涉及方向、策略相關連的指導思想,思想理論的無關部分並不付諸實行。由於思想理論與方向策略之間的差異,表面上作為指導思想的理論,並不一定是方向策略的真正的指導思想,因此,單獨或少數實踐證明策略一定程度的成功,並不必然證明理論思想的正確。

在這裏,行動過程的含義要廣泛一些,而實踐過程則僅僅指的是行動過程中包含的一個方面,即策略、方向及相關指導思想的實行過程。行動過程的主要方面,主要含義,乃是人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動過程。此外,它還有一個方面,這就是相對於觀察者而言,行動過程作為客觀世界,客觀實際的組成部分,成為觀察對象,而不再是作為主觀的行動過程和實踐過程。也就是說,相對於觀察者而言,它是客觀的、而對於行動者來說,行動卻是主觀的。毛澤東把實際和實踐混為一談,這就完全抹殺了客觀和主觀的界線。因此,掛著唯物主義招牌的實踐唯物主義,實際上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理論。

行動過程中的實踐方面,僅僅作為意識過程的繼續而存在,它的含義是意識的實行、檢驗、再認識。由於意識錯誤,尤其是方向、策略的錯誤等主觀錯誤,或者客觀情況的變化,行動過程有可能中途改變或修改,這時,前面的各個過程有可能重新開始。由此可見,行動過程及其中包含的實踐含義,作為意識基本過程的最後結果,自然是前面意識、認識、理論、思想的最後的,也是最高的檢驗標準。但把實踐說成是”唯一標準”,這是荒謬的。這是完全否定科學,尤其是否定科學論證的意義的說法。人們的大量思想理論,都是先經過意識檢驗,更確切地說是全部都必須先經過意識檢驗,並且,其中的絕大多數,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在行動過程以前的意識檢驗中捨棄的。

這些檢驗有形象思維檢驗、抽象思維檢驗、邏輯檢驗、科學理論檢驗、科學實驗檢驗,電腦模擬檢驗以及其他等等。這些檢驗中還有情感的介入。最後,只有其中極少量方案付諸行動,這時才由實踐來作最後檢驗。雖然前面的意識檢驗,也可能會錯誤地否定正確的東西,但總比把所有思想都付諸實踐這個”唯一”標準來檢驗好。試想,三峽工程可以有一百種、一千種方案,如果把全國、全世界人們頭腦中真實的和幻想想像的方案都加進去,可能有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種,把這些方案都拿到實踐中去檢驗,因為這是”唯一”標準,只有它才能判定,那怎麼得了?可能嗎?有什麼樣的”宇宙大國”能承受 ?實行”唯一標準”,任何國力都不堪承受,任何事情都難以完成,難以判定,每個人的思想,例如3+2=8,2+3=4,這樣的東西對不對,理論檢驗都不是標準,都要拿到實踐這個唯一標準中去檢驗,煩不煩?可能不可能?大躍進中計多異想天開的東西,許多反科學的,完全被科學否定了的東西,都是在”實踐是唯一標準”或”實踐標準”,否定科學標準的藉口下被付諸於實踐,甚至被說成由”實踐”證實。

許多忽視科學論證而大量”付學費”的事例,也是否定科學標準,只承認唯一標準的名義下被推向”實踐”的。說實踐是最後以至最高標準,一般是正確的,但說是”唯一標準”,那就是謬誤,真理向前一步,便變成謬誤。況且,與意識檢驗,理論檢驗、科學核對總和科學實驗檢驗一樣,實踐檢驗也可能產生錯誤,決不是萬無一失的。地心說曾被千百年中的絕大多數人的實踐”檢驗”為正確,而哥白尼的日心說,卻與千百萬億萬普通人的實踐直觀相矛盾,被視為錯誤,但日心說終於成為現代科學的起點。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階級鬥爭、路線鬥爭、繼續革命的理論,曾經被千百萬次”實踐””檢驗”說成是正確的東西,然而結果呢?]

此外,特別重要的是,真理檢驗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的過程,是複雜系統的運作過程。它必須以人類上百萬年歷史積累的全部知識,尤其是科學為背景。單獨的實踐檢驗,如果不以人類的全部知識,特別是科學為背景,如果不是作為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如果不與策略檢驗、意識、思維檢驗相結合,那麼,它是什麼也檢驗不了的。尤其對理論說來,如前所述,實踐檢驗對理論是一種間接檢驗,如果沒有一定的策略、意識、思維檢驗的介入、配合及作為仲介,實踐檢驗更是毫無意義的東西。每一步實踐檢驗,都是人類百萬年知識和真理長河中的一步,如果認為單獨的並且唯一的實踐檢驗,甚或一步實踐檢驗,就可以檢驗真理,那就是認為只要系統的單個要素,就能完成由龐大的要素群組成的系統的全部工作,那是荒謬的。

人類知識和真理的長河,是由人的上百萬年的歷史,觀察、認識,積累起來的,並經過人類上百萬年行動和實踐的檢驗。企圖憑有限的實踐檢驗,不要知識、科學和真理的檢驗,就可以完成檢驗,就是企圖在有限的實踐中跨過人類上百萬年歷史,認識和實踐,這當然是異想天開。就像認為最後一塊磚可以砌成大樓,單憑最後一步路可以走完全程一樣。”唯一”論者在這個領域,像馬克思主義者在其他領域中一樣,是對系統科學的反動。因此”唯一”標準一出來,我就說這是錯誤的。但因為它在當時,對否定”凡是”派及毛澤東思想有重要意義,所以當時我沒有詳細批判,但現在是完全摒棄它的時候了。

上述實踐唯物主義的謬誤(包括”唯一”標準論),像經濟唯物主義一樣,導致了極大的危害,搞亂了人的意識和認識過程,造成了輕視知識、輕視科學、輕視知識份子的頑固傾向。輕視人、輕視科學、輕視知識、輕視知識份子、重經濟、重物質生產力,重盲目實踐,乃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傾向。連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和剩餘價值這樣系統的理論中,都不給知識和管理以應有的一席地位。為了否定實踐之前的認識,必須否定科學,因為現代歷史證明,先有科學技術,後有實踐,先有原子彈理論,才能造原子彈,先有電子電腦理論,才能造出電腦。而不是先有實踐,才有理論,才有科學。實踐唯物主義者必須抹殺科學理論,及科學理論的創造者,即知識份子,以及兩者在歷史上的作用,抬高生產者貶低科學家,才能把科學理論說成是生產實踐的產物。

至於列寧和毛澤東,輕視甚至敵視知識份子的情況更為嚴重。有時常常把知識份子視為敵人。列寧的文章中,到處是攻擊污蔑知識份子的言論。而毛澤東則是多次說不識字的文盲比知識份子高明,說書讀得越多越蠢,知識越多越反動,強制知識服從愚昧,文明服從野蠻,向愚昧和野蠻低頭,接受”再教育”。多少年以大老粗為榮,以知識份子臭老九為恥。這種不正常的現象,這種逆淘汰機制,正是這種實踐唯物主義的產物。我們的機制,奴才淘汰人才,大老粗淘汰知識份子,落後企業,小企業淘汰先進企業,大企業,偽劣產品淘汰優質產品,賄賂經濟淘汰法制經濟,低質人口淘汰高質人口,卑鄙淘汰高尚,兇惡淘汰善良,虛假淘汰誠實。知識份子有技術、有產品,但必須交給素質很低的一些”農民”企業家或”大老粗”企業家,接受他們的支配等等,這是一種普遍的逆淘汰機制。

為了牽強附會地解釋實踐唯物主義,毛澤東還把科學實驗稱為三大革命實踐之一,這是完全錯誤的。科學實驗屬於人類的認識過程,為認識過程服務,是總的認識過程的組成部分。而不是上面講到的能動改造世界的直接行動過程。雖然科學實驗中包含著某些行動及實踐因素,但那僅僅是認識過程中所包含,所滲透的行動及實踐因素,而不是本來意義上的實踐。並不改變科學實驗作為認識過程組成部分的性質。

這裏畫表說明意識基本過程的總體(因畫表需要有關軟體,這裏從略)

1997年1月10日寫于南京光華門(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徐水良:走入歧途的中國改革
對胡錦濤溫家寶的最後規勸
徐水良:沒有共產黨,天下不會亂
徐水良:中共對中國人性的摧殘和破壞(講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