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研究:美國需要在亞洲維持強大駐軍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0月17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十七日法新電)在美國計劃削減海外駐軍與基地之際,西雅圖亞洲研究局在一份關於地區軍事需求的研究報告中警告說,美國承受不起在亞洲降低軍事影響力的後果。

這份由十四位專家作成的報告,主要評估在因應中國崛起成為地區大國、反恐運動、美軍形態變化以及地方安全困局等趨勢時,亞洲各國將會如何進行它們的軍事現代化計劃。

獨立研究機構「布魯斯金研究所」武器管制專家歐漢隆,在強調亞洲地區三個可能發生的「衝突」局面時──台海戰爭、朝鮮半島齟齬以及南亞核子災難──表示,美國和亞洲盟邦「必須保持廣泛的軍事能力」。

在這份厚達四百六十一頁、題為「不穩定時代的軍事現代化」報告中,歐漢隆表示,所謂廣泛軍事能力包括了更高科技「有變化能力」的武器裝備和龐大數量的步兵部隊。他說:「美國將會繼續要求在亞洲使用許多的軍事基地。」

以從美國本土運送軍隊到西太平洋所必要的廣大距離為由,歐漢隆表示上述海外基地設施將繼續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他說:「那些辯稱防衛轉型將會大幅降低海外基地需要的說法,並不能使人信服。」

去年發表的一項美國軍事轉型計劃,建議關閉美國為因應冷戰威脅而在海外設立但如今不再需要的數百座軍事設施,並在十年內從海外撤回多達七萬人的美軍部隊。

這項被認為是韓戰結束以來美軍最大規模的海外重整計劃,旨在藉現代軍事科技的優勢,進行一種更靈活且更具彈性的兵力部署。

但歐漢隆表示,無論是經由防衛轉型或亞洲軍事型態的變化,美國軍隊的重整仍不應忽視亞洲地區可能出現威脅美國安全的各種可能性和可能發生的局面。

這些可能發生的局面,包括擁有核武的北韓突然攻擊美國的盟友南韓、中國發動兩棲攻擊奪佔台灣、以及巴基斯坦的核武落到蓋達恐怖份子手中、或印度與巴基斯坦就克什米爾問題爆發核戰。

與美國簽署防衛條約的五個亞洲盟友,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南韓、泰國和菲律賓。新加坡也強烈支持美國在亞洲駐軍,並同意美軍使用自己境內的軍事設施。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助理研究員泰利斯也表示,許多亞洲國家將會要求美國繼續或甚至增加它扮演地區安全保護者的角色。他說:「這就需要美國保留它當前的軍事主宰力量、保護現在的盟友、以及發展與結盟或反對美國的其他主要國家的關係。」

泰利斯說:「如果不如此,就很可能會引發擴軍、升高緊張情勢、甚至造成核武擴散。」在中國方面,他表示,雖然中國軍事擴張影響著美國和其他地區國家的戰略思維,但亞洲國家也明白與中國進行軍備競賽會破壞經濟發展。

相關新聞
風災後援救不力惹民怨  黑人在華盛頓大遊行
選票抽查:伊新憲法可能將獲通過
美即將正式著手研發低成本新型核武
加州採取防範措施應對可能大地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