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珍藏一生一世的寶物——真誠的友誼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20日訊】友誼有如一個陶杯,在每天滿著茶水的調養下,它日益潤澤,但許多時候我們常不自覺的把它放在一旁,以致它黯然失色。

然而只有友情真摯,一但再把它擦亮,它就仍會像新的一撮由於友情的滋生自然平淡,也因此常教人忘了應該細細珍藏,常在朋友音信沓然時之後,才急急的回首檢視過往,才訝異到歲月的無情。因此在深夜的時刻,那些我們牢記的臉龐、牢牢熟悉的笑聲,便更加覺得情深誼厚。

所以很多人說,人到中年最需要友誼,中年以後事業已經有有成績,兒女的牽掛減少,往昔舊友便點點滴滴的襲上心頭,雖然人事間的聚散離合,緣淺緣深,總有一定的脈絡,可是真摯的友誼,一輩子的朋友,絕不會因為魚雁顯通而裂絕,反而更深加深了彼此的思念。

所以朋友之間相互走動、問詢,多麼有意義。思及朋友的勤奮和成功是一面一面鏡子,而遠離懶惰,彼此詢及近況,由生活上互相關懷時,也就更加達觀了。韶光易逝,滄桑容容易,也只有朋友互相安慰和傾訴,才防止了人生的老化,排除了失落感和孤獨感。

人生的幸福固然來自父母、手足、骨肉,但更多的是朋友的給予,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思念的陶杯裡,寧靜的盛裝著我們一生的溫馨和情愛,一輩子的朋友,在每一回顧裡都溫柔,都使人生更豐沛。

在我的生命過程中,知心好朋友是我邁向成就、擁抱成功人生的激勵良方,也是一劑清涼菩提呢!透過一句句噓寒問暖、關懷備至的幾個字,幾個詞句,便能激勵自己勇闖難關,突破困境,創造美麗人生。

原來,好朋友是互相的關懷,是真心的愛與關懷,希望你幸福美滿快樂每一天,是真心真誠的心靈交流,朋友像是美的化身,美在人心,美在人的胸懷,美在彼此間的心領神會,一舉手一個眼神,都會讓我們感到非常窩心的甜蜜入夢那一種。

當我們快樂擁有榮耀時,你會想到誰?八成是以前的同學好友,或是親戚親人吧!

當我們悲傷苦悶時,你會想到誰?我想也是知心好友,或者親人居多,這些人會真心真誠與你分享生命中的酸甜苦辣,不會幸災樂禍,甚至扯後腿的不肖行為,總之,老友好友要有,要像珍惜寶物一般的珍藏,足以珍藏心靈,珍藏記憶,珍藏智慧,珍藏一生一世喔!

小小的露珠為什麼一一來到荷葉上呢?

荷葉上的露珠為什麼滾動著凝聚如月光呢?

也許有人說那只是一番偶然,然而久經世故的人都知道,那不僅僅是偶然,而且偶然亦必然。

珍惜擁有好友,擁有珍惜老友,酒是越陳越香,老友是越久越有氣味,擁有友誼的人都知道那是百年修來的好「緣份」、好「福份」、好「福緣」呢!。@(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人的「情緒」和「心境」,會影響自己的未來!一個「動不動就發怒」的人,表示幼稚得「還無法駕馭自己」。人在憤怒時,必須克制情緒,「不慌不亂,有條不紊」地理出一條路來。
  • 如你是一個成人,你的腦重量大約只有體重的百分之二,但是,它卻能耗用你所擁有能量的百分之二十。腦所需要的養分是什麼呢?它需要非常大量的葡萄糖。這就是為什麼新鮮水果和蔬菜對你的營養非常重要,因為它們都含有豐富的葡萄糖。
  • 你的人格,就是你思想的產物。偉大的根源,發生在你的內心。你應該在你的心靈深處,懸上一幅做人的理想藍圖,並且充分運用你天賦的優異能力,去把它實現。偉大是不能造假的,內在的人格和外在的形象是一體的,無法分開。你要特別注重精神的修養。
  • 在日本壽險業被尊為「推銷之神」的原一平,從小個性頑劣,曾殺傷老師,窮得露宿街頭,親戚、朋友都認為他是「廢人」,後來,卻因遇到一位老和尚,就此改變一生。
  •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裡,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裡。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

  • 我們常常太執著於馬上看得到的成果,卻不知真正的精隨在潛移默化之中,古人寫詩常云:「功夫在詩外。」當然啦!要達到這種的層次需要努力的磨練功夫,有的人窮其一生無法「水到渠成」,想必缺少的是那份「熱誠」的事外功夫,能心領神會除了要有良好的修養外,「悟」的功夫更是其中的核心。
  • 「澹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荀子說:「真積力久則入」,可見,寧靜沉默是一種思維的累積與轉變,不容小覷,因為它足以撼動人心,而且也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就像宇宙剛剛形成時,比分子還小,可是經由靜靜地膨脹了幾十億年,形成今天的宇宙浩瀚規模,足以應證一件事,「千里始足下,宇宙起微塵」,難道不是嗎?
  • 有人認為和顏悅色、忍讓無爭、寬恕容忍與從不惡言厲色,就是十足的懦夫行徑;殊不知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人物。有人更誤以為凡事忍耐,含垢受辱,承認過錯及接受責罰的人,不消說,應該就是懦夫了吧!事實上,在衡量自身條件尚無絕對必勝把握時,暫時的忍辱負重是必要的,而死不認錯,往往是怕負責任,才是真正的懦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