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南水北調工程危及文物遺址

標籤:

【大紀元10月3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東、中線分別貫通已進入倒數階段,但沿線的文物保護方案尚未確定,文物遺址面臨威脅。

新華網稱,文物保護官員說,他們提交的文物保護方案遲遲未獲上級部門批復,保護工作已難實施,另外,已定的考古發掘規模和經費也被工程部門壓縮。

南水北調的東線和中線工程將分別於2007年和2010年實現首期供水,屆時,長江、黃河、淮河、海河4大水系將聯為一體。

地方政府的文物官員說,由於工程穿越中華文明的腹心區域,燕 長城、北朝墓葬、武當山遇真宮、京杭大運河等700多處文物遺址遺跡將面臨危機。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佟佩華對新華社記者說,雖然調水工程對避讓遺址已有考慮,但在中華文明的腹心地帶做到完全避開是不可能的。要保護遺址必須先進行發掘,而發掘必須投入經費和時間。

文物官員稱,各地深埋於地下、暫不知曉的眾多古代遺跡正隨時面臨滅頂之災。

水利部一名官員對新華社記者說,南水北調工程採取國家、地方和銀行貸款三方投資的方式,文物保護經費應列入工程的總成本中。但地方政府卻稱,國家的文物應該由國家埋單,不能用無法帶來效益的文物保護經費增加還貸的壓力。

相關新聞
【大陸台商真相故事 】 中共「保護台商」?名存實亡
中國「十‧一」長假到處人擠人
程曉農:中國經濟在拐點上 將衰退
江蘇如皋百歲人瑞多 祕密在土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