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 從讀書思考到初探「生命的學問」之思維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5日訊】 從西元2000年到2004年,是自己最勤奮閱讀和練書法的時候,這是我一生最重要的歲月。書香濃厚的三個地方,一個是我教學上班的休息地方,已經在哪裡培養讀過非常多的經典古籍與書法資料,第二個讀書的地方是家裡,習慣到處都放著書本,睜開眼睛有空就讀,有時為了找一本書,千找萬找尋不到時,會像失去一位好友般的心情,牽掛不已。

最後一個「地靈人傑」的閱讀聖地-彰師大圖書館,讓自己置身在書海的浩瀚天地裡,可以優遊自在的讀書寫作,可以這麼說,它是我寫作靈感的發源地。

五六年前寫有關作家卡爾維諾的思維與腦內革命的關係,刊登在國立新竹師院期刊上,後來在嚴長壽的書裡,才感受到作家卡爾維諾的流行風,可以想見的是:「好書不寂寞,佳文共欣賞」,那篇文章便是在彰師大圖書館完成的。

今年是最讓自己欣慰的一年,讀書累積到一個階段,雖然還稱不上博學多聞,可也讀書思考了好些時間,記起一段詩的內容:「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透過讀書思考深思熟慮,試著去感通詠懷智者遺留下來的經典名著,那是一份最貼近心靈深處的感受;時常帶著筆記型電腦,桌面上幾本參考書極,一杯開水在旁,一顆專注的神情寫在電腦螢幕前。

随心所欲讀書思考的日子裡,買書、讀書、借書、寫書、教書與練書法,讀書成為生命中最惬意的享受。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靜謐氣氛的時空中,滿滿樹的芳香瀰漫在書籍的氣味裡,讓我置身書海,也嗅得到樹的纖維風味,每日與我相伴,像我永恆的知己。

書的沉重和繁多,日益讓我感到智慧海洋的深不可測。「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限的時間去追求無涯的書海,使我對時間的速度感到非常可怕,就算用盡所有的生命時間,皓首窮經也依然讀不完陳列的書海。

選擇好書成了自己品味鑑賞的一項課題,往往同系列的書中只有一兩本讓我青睞、令我著迷、神昏顛倒;好的書籍有一種風雅的氣味,像古時候高雅的隱士,飽讀詩書卻寧願藏身山林,好書可以讓人智慧重新洗滌出新滋味,新感懷,懷思古之幽情,讓人讚嘆不已的都是這一類的,足以典藏心靈,典藏記憶,典藏智慧,典藏一生一世,甚至永遠喔!

讀書還有一項妙有,對於精神層次有追求的渴望,讓自己每天都在讀書寫作中,多讀多想多深思便成了自己閱讀的「思維循環」,它是讓我產生妙有的關鍵,也是嚮往「精思入神」的形而上哲學思維的體系裡,試著讓心靈通透無礙,不執著我心,將心扉打開,宇宙天地的能量智慧才會進來,進到你的內心深處,形成「思維循環」,方能引動你走入「精思入神」的形而上哲學思維中。

原來讀書思考就是一種修行修為,尤其透過寫作出一篇篇砥礪人心的拙作,與人分享智慧經驗的同時,那是一種「靈遇一切人傑之秀」後的「思維循環」喔!至於「感通無極時空」的思維,是屬於積累後深思熟慮後的體悟頓悟化悟的總結,非三年五年功夫就能達成,需要運思期、準備期與探究學問的熱誠方可臻入化境,是畢生的「生命的學問」。

歷來的哲學思想家著墨在「生命的學問」良久,在此不一一描述,但是讓我們明瞭一件事,讀書的形而上追求有兩項重要課題,一是「生命的學問」,另一項是「學問的生命」,兩者互有關聯;「生命的學問」是宗教的,具有東方色彩的,我們常說悟覺即是「生命的學問」,它是一種深度(思想的挖掘)與廣度(歷史的開展);至於「學問的生命」,是累積的,具有西方色彩的,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仍不過是「學問的生命」階段而已;他真正開始顯出自己「生命的學問」工夫,恐怕還在於「五十而知天命」之後的事喔!

當然啦!讀書學習貴在「有志有識有恆」的循環思維中,虞書說:「詩言志」,「志高則其言潔,志大則其辭弘,志遠則其旨永」。自己曾寫下「讀書多,積理高,夫讀書之志,須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學」,又說:「人人往善的志向走,就是一股『志力』,善的『志力』強,其力量之大,足以左右善惡。」

惟「志力」大而「才」能堅,故志堅而不可摧也,歷千百代而不朽者以此。「立言者無力則不能自成一家」,「志力」就是思想、藝術、哲學家們「生命的學問」的探索。

當我們在探索中感到時間的緊迫。感受到生命的時間正飛快的流逝,那是一種最靜默的緩緩消逝,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我們有限的時空中,只有當下,是「永恆的現在」,那未來呢!是否足以成為「永恆的未來」,我想只能在「信願行」的信念中尋覓未來生命的意義囉!

讀書當有一種格局氣度,不只是享受人生而已,要能咀嚼玩味出新的滋味,寫下耐人尋味的品味文章,與人間有情的人們分享,那才是真正的讀書人所要做的課題之一,與其發牢騷,浪費時間在不必要的鎖事上,倒不如學會放下,將閱讀時浮現在腦海中最feeling的情景和當時的心境,以及與智者靈遇時頓悟的快樂feeling,透過心手合一譜下一篇篇明亮閃耀的詩章。這樣的人生才富有美滿快樂,這樣的啟發人心才能引動更大的積極向善的力量造福人群,這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卻是閱讀心靈提升「生命的學問」之妙方。(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