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習俗節令與智慧諺語

松年學院台灣系列(五)

標籤:

【大紀元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沙休斯頓報導】11月19日星期六上午﹐休斯頓台灣松年學院在僑教中心舉辦「台灣系列」第五週活動﹐講題分別是「台灣習俗與節令」與「台灣智慧諺語」。上午由賴重信博士介紹「台灣習俗與節令」﹐下午由賴忠智牧師介紹「台灣智慧諺語」。

賴重信自學曆法和節氣﹐並對西洋十二星相頗有研究。談到台灣的習俗與節令﹐他首先解釋台灣人結婚對日期的忌諱﹐認為「孤鸞年」結婚不祥﹐因為孤鸞年沒有立春﹐在該年結婚的女人會剋夫。其實孤鸞年的形成與男人的生死及女人是否剋夫並沒有關係﹐只是閏年閏月的情況而已。

中國人在很早以前就知道地球和太陽之間的關係。地球圍繞太陽一週是一個黃道線﹐有360度。每隔30度就是一個月﹐共有12個月﹐月初是節﹐月中是氣﹐共有24個節氣﹐叫做一個回歸年。

利用月亮的週期是把月亮一圓一缺﹙學名叫月相﹚叫一個月﹐它的長度為 29.5306天。但是編制曆法不能有零頭﹐所以規定了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 354~ 355天。這樣利用自然規律記錄月雖然很方便﹐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同四季的交替無法兼容。由於回歸年和農曆的12個月有一個時間差﹐大小為11天左右﹐於是在兩者相差湊足一個月相周期時﹐就在一年中增加一個閏月﹐推算起來19年中有 7年為13個月﹐簡稱「19年 7閏月」。

把月相記月和回歸年協調之後﹐由於廿四個節氣與大自然的作物有關﹐能指導農業生產﹐所以農家的耕種規律必須以此為基準﹐這就是農曆﹐也叫黃曆。中國以農立國﹐曆法自古由皇家主持﹐由「欽天監」專責觀察天象﹐報請皇帝頒布昭告天下﹐所以又稱為「皇曆」。而月相變化受地月引力變化的牽引造成海洋潮汐﹐不但與漁業關係重大﹐也影響人類的心理和生理﹐因此農曆才是與你我的生活更為密切相關的曆法。

過去把農曆稱稱為陰曆﹐是不準確的﹐因為農曆的每年雖然有長有短﹐但其平均天數卻總是等於回歸年。純粹把12個月相周期當作一年而不考慮季節變化時才叫陰曆﹐世界上只有伊斯蘭教的國家用這種純陰曆。

由於農曆的閏年可長達 383~ 384天﹐而非閏年一年只有 354天~ 355天﹐就可能造成在閏年中有兩個立春日﹐而第二年就沒有立春日了。比方2004年這個猴年有個閏二月﹐全年長 383天﹐比一個回歸年長了18天﹐所以在新年後又有一個立春﹐而在猴年末又有一次立春﹙原先是應當屬於次年的﹚。這樣一來﹐2005年這個雞年就沒有立春﹐也就是孤鸞年。

西洋的星相學﹐其實也就是黃道的360度﹐以30度分割成12﹐每30度是一個不同的星座。

下午第二場專題是「台灣智慧諺語」﹐由賴忠智牧師主講。他從以一把十二弦電吉他演唱台灣民謠開始﹐以臺語介紹許多耳熟能詳﹐頗具特色的「古早」話。

台灣人的智慧諺語﹐一般而言是指台灣文化的特色及智慧的結晶。台灣人在受外族的統治和壓迫之下﹐不敢說出﹑寫出內心真話﹐以免造成「文字獄」或遭到官府逮捕﹐因此產生許多的相關語﹐反應當時的社會背景。很多長輩都會用諺語來表達一些無法明說的苦境﹐聽者有心﹐可明白其意。此種話又稱為「歇後語」﹐運用相關的意義和語音﹐另外配合雙聲道和音樂的特性﹐與詩詞相同的韻腳﹐使得押韻好讀﹐詼諧易記。如﹕「六月割菜。-假有心」。「會離門戶﹐衭離腸肚」﹑「爸母疼囝長流水﹐囝想爸母樹尾風」。

尾聲時﹐賴忠智以台灣智慧諺語作為射虎的題目﹐全場來賓舉手搶答﹐獎品是糖果一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美大牌歌手來中國淘金 無人歡喜有人愁
2006年新年晚會巡回演出將在休斯頓上演
中華公所歡送李叔玲
松年學院台灣系列(四)   台灣經濟的成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