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買新車講價妙招

梅溪子

人氣 33
標籤:

前言﹕
美國賣東西一般都是不二價﹐但房地產和車子就例外了。東方人就地還錢的本事只針對小物品好使﹐碰到佬美式的仲介或代理商的漫天開價﹐我們就沒輒了。而且根據統計﹐在美國汽車推銷員的誠實度最難獲得人家的信任。

最近有必要換車﹐由於年青朋友的建議﹐內人與我改變了幾十年來買新車的方法﹐結果買賣雙方都滿意﹐堪稱為Win-Win 雙贏﹐既省時省事又省錢而公道。因之在此將經歷妙招寫出來﹐把撇步公開與大紀元讀者分享。

步驟﹕
1. 知己 — 買之前必需確定要什麼車﹐預算上限在哪。

2. 知彼 — 上網查行情﹐最好付約$37美金給 Consumer Reports 的網站﹐獲准30 天內得查詢任何新車的資料﹐包括標示價、售價、成本、最低成本等等。

3. 地利與人和 — 問問在地人那一家代理商 (Dealer) 比較好講價﹐或者寫電子信
(e-mail) 給本地區各家車商的“網路經理”(Internet Manager)﹐請大家來平和競標。

4. 天時 —選在月底去看車及去要“網路價”(Internet Price)來講價﹐因為拼每月業績﹐Dealer 在月底時比較願意少賺多賣。

5. 價格公道化 — 新車開回家的總價 (Drive-Out Price) 應該稍為低於車窗紙上的標示價 (術語為 MSRP也叫做Sticker Price) 。 車代理商通常可賺到最低成本的 4% 到 8% 甚或以上的利潤。

實例﹕
(1) 我們確定要買 V4 Honda Accord 四缸的比較省油﹐為了高檔和舒適選了EXL 級的轎車(Sedan)﹐預算在$26,000左右。

(2) 上網查到了標示價為$25,500 (已包括$550的Destination Fee 運費)﹐代理商成本$23,106﹐最低成本(廠商打折後)變成 $22,357﹐加上 4% – 8% 的利潤﹐售價範圍該是在$23,251 – $24,145 左右。

(3) 朋友推薦本地某一家代理商﹐他們的價格合理而且算是最低的。地利人和都有譜了。

(4) 週末在月底﹐去看車﹐“網路經理”剛好有車合我們喜歡的顏色﹐試開了一下﹐她要價$23,595 還好不算太貪心。我們說本來只是先來看看﹐沒算好價格細節﹐待回家後考慮一下再聯絡。

(5) 電話來回了二次﹐她的上司也出馬討價還價﹐最後他問願不願意再加添 $50 元﹖我們說大家互相包容﹐行﹗終於以 $23,350 成交。後來拿車時﹐他們說那 $50 免了﹐所以加上 6.25% 稅 及車牌和手續費﹐開回家總價是 $25,000。這車又有一些額外Options 附加物件﹐原來的標示價是 $26,100﹐月底時代理商真的較廉價賣出了。

結論﹕
這次買新車前後只用了約二個小時﹐雙方皆大歡喜。車代理商雖少賺但有一定的利潤﹐而買者沒像以前一樣當冤大頭。節省下來的款項移做慈善公益﹐例如贊助大紀元﹐何樂而不為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洲汽車在美銷售量大幅下降
促銷尖峰 買車GO!
汽車隔熱紙 貼新話題
以色列考慮降低汽車買賣稅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