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香港簡訊10則

【大紀元12月1日訊】政府檢討公佈有問題食品準則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長周一嶽表示,食物環境衛生署在過去3年中,發現460多宗有問題的食品,但並沒有即時向公眾公佈,是由於需要平衡對市民的影響及業界利益。若食品有即時危險及重大影響,就會即時公佈。市民也不是經常食用有問題食品,對健康不會構成太大影響,所以無須恐慌。他說,稍後會就公佈有問題食品的準則諮詢立法會及業界的意見。

議員促檢討禁孔雀石綠規例影響
政府修訂規例,禁止進口或出售含有孔雀石綠的食物,包括活魚,否則可被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飲食界的張宇人議員及批發零售界的方剛議員在立法會會議上說,規例對零售商不公平,當局應從源頭著手,打擊違例人士。張宇人指,現時私人化驗所化驗孔雀石綠未普及,亦不能保證內地食品供應商不用孔雀石綠,所以責任不應在零售商。希望政府在實施規例的同時,定期檢討規例對零售商的影響。

東區醫院6人呼吸道感染
東區醫院過去兩日,有6名護理及支援人員出現發燒或呼吸道感染的現象,其中3人現正放病假,證實並非染上流感,其餘3人已返回工作崗位。院方已加強部門清潔工作及要求職員嚴格遵守防感染措施。

高院拒絕政改司法覆核申請
高等法院昨日拒絕受理一名市民反對政改5號報告書的司法覆核申請。法官夏正民說,政改報告現時只是在建議階段,法庭不適合干預。而且方案內容並未落實,仍未知是否違法,可以等立法會通過方案後,才考慮是否提出司法覆核。申請司法覆核的市民何榮漢表示,政改方案增加立法會議席是違反《基本法》,入稟目的只是想引起社會關注,他已預期法庭會拒絕司法覆核申請。

高院繼續聆訊秘密監察覆核
高等法院昨日繼續聆訊就行政長官簽發規管秘密監察行政命令的司法覆核,將會在聖誕前作出裁決。代表原訟人古思堯的大律師戴啟思陳詞指,按基本法,行政長官要執行立法會通過的法例,不可以不簽署97年立法局通過的「截取通訊條例」,規管港人的通訊自由的法規亦要符合國際人權公約。而梁國雄就自行陳詞,指行政長官簽發規管秘密監察的行政命令是濫權。

港燈建全港首個風力發電站
香港電燈公司正在興建全港首個風力發電站,預計發電機組每年可生產100萬度電,可節省350噸煤,相當於為250戶的4人家庭提供1年的用電量。這個風力發電站,將於明年初正式投產。

環諮會支持漁護署環保署合併
環境諮詢委員會支持政府就「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提出的管制建議,認為長遠有助改善香港空氣污染;同時對將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自然護理職能與環境保護署的環境保護職能合併,也表示支持。環諮會主席林健枝表示,現時自然政策的釐定由環保署負責,但執行者卻是漁護署,合併後可將兩者放在一起,有利行政架構。

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實施
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今日開始實施,工程承辦商須在合約批出21日內,向環保署申請繳費帳戶,到明年1月20日開始收費。在堆填區棄置建築廢料,每公噸收費125元。環保署表示,收費計劃可以鼓勵建築廢物生產者透過篩選及循環再造來減少廢物,並善用堆填區。

申請護照及身份證將加費
政府建議調整139項不涉及民生的收費,主要是保安局的項目,當中96項加費幅度1至2成,而其餘項目是減費。其中,回港證由120元加到140元,特區護照由320元加到370元,其他加費包括過境簽證、多次入境證、海關化學品牌照及許可證等。減費的包括補辦遺失身份證、無犯罪紀錄證明書及保安公司牌費等,減幅最多的達7成。政府預計,若建議得到落實,每年可以增加收入4,300多萬元。

高院下令就彭楚盈案進行死因研訊
高等法院下令死因庭再就女模特兒彭楚盈案件進行死因研訊,認為這樣符合公眾利益及能夠彰顯公義。法官夏正民認同,死者的死因環境有可疑,召開死因研訊,有助釋除公眾的疑團。彭楚盈家人對高院的決定感到十分欣慰,希望能盡快找出死因。
彭楚盈的骸骨,6年前被發現在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哥哥方曼生的一個物業內。死因裁判官先後兩度認為毋須開庭研訊。律政司司長黃仁龍11月中以公眾利益為由,向高院申請下令召開死因研訊。這是首次由律政司司長要求高等法院下令進行死因研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調查:香港明年工資成長3.5%
香港人民幣存款減至225億元  首次下跌
地球之友:香港世貿談判沒協議就是好協議
北京突邀香港議員深圳會面談政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