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院士制度廢存問題 陳至立為何猶豫不決?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12月18日訊】(亞洲時報 邱鑫撰文) 中國的院士制度的廢存問題,近日成為很多媒體討論的熱點。有很多人認為現在每隔兩年就選一次院士,造成很大損耗。另外,院士選舉過程滋生的腐敗,也常遭詬病。甚至有研究認為,院士制度是「創新的屏障」。很明顯,一天院士制度還是原封不動,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的「自主創新」就會形成很大障礙。但是,負責有關問題的中國國務委員陳至立,為甚麼把問題一拖數年還不動手解決?

11月16日,一家中國媒體報道,於上海舉行的「院士圓桌會議」上,中國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前院長周光召建議,取消中國現行的院士制度。周光召地位崇高,此言一出,頓時引起外界關注。《南方週末》12月8日也引述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物理學家汪品先指出,「現在的院士類似於『一考定終身』,承襲中國幾千年的科舉制度,不少院士對自身的定位錯了,社會對他們的定位也錯了。」

其實,這個問題,一些關心中國科學前境的科學家早已提出。早於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顧海兵教授針對中國院士制度做了一項專題研究,結論指出:「中國院士制度不廢除,中國的學術大師、工程大師極不可能產生;中國的院士制度已成為創新、高層次創新的天然屏障。」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主任委員沈國舫對中國媒體表示,2004年冬天他們給國務委員陳至立匯報工作時提出了這些想法(院士制度改革)。過了一年,事情還是沒有任何進展。

必須指出,院士制度問題,涉及千絲萬縷的利益,也是一個十分政治化的問題。比方說,200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遴選工作在6月底結束,第二輪候選名單公佈。首輪候選名單中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的胞妹江澤慧本來榜上有名,但在第二輪候選名單中消失。現在是兩年一選,如果以後變成三年或更長時間才選一次,江澤民是陳至立的老長官,如果沒有了這個制度,對她老長官的胞妹是否會有一些影響?又比方說,江澤民兒子江綿恆現時是中科院副院長和中科院上海分院長。如果沒有了院士選拔,江綿恆沒機會取得院士頭銜,這對他仕途上更上層樓有沒有影響?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了「自主創新」的概念。胡錦濤2004年12月29日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強調,加快提高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對於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對中國院士制度的廢存,陳至立是否應拿出一點決心出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詐騙新招 佯稱法院人員騙資料
劉曉波:不可救藥的無恥
大選之時話民主
18%改革 擬明年2.1實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