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可能成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2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洵2005年12月21日華盛頓報導)在美國汽車產業危機重重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卻宣佈計劃在2006年提高產量。這將可能使豐田超越通用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商。汽車市場分析人士說,美國汽車生產商面臨的窘境源於高昂的成本和保守的觀念。

*明年產量可能超過通用*

在過去70多年的時間裏,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作為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商的地位從未動搖過。但是這個對於美國汽車工業具有象徵意義的榮譽,很可能不久就會落到日本人手中。

日本最大的汽車生產商豐田公司星期二在名古屋總部宣佈,該公司計劃在2006年生產906萬輛整車。這相當於把產量提高10%。這個數字本身並不出人意料,但是在時間上卻比業界的預期提前了4年。汽車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豐田會在不久的將來把通用汽車從最大汽車製造商的“寶座”上拉下來。

美國汽車期刊汽車新聞的國際編輯查爾斯.柴爾德說:“通用汽車2005年生產了910萬輛汽車。但是它沒有對明年的產量做出預期。許多分析認為通用汽車明年的產量會低於910萬輛。這會把豐田推上最大汽車商的位置。在過去長達74年的時間裏,通用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商。”

根據美國汽車產業諮詢公司GSM Worldwide的預計,通用汽車的產量到2006年會降到892萬輛。眼看著日本車不斷蠶食著自己過去牢牢掌握的北美市場份額,通用和福特等美國汽車生產商已經感到無奈。一旦世界第一汽車商的頭銜再落到日本人手裡的話,這對美國汽車工業又將意味著甚麼?

*最終目的是利潤*

一些汽車產業分析意見並不很看重誰大誰小的頭銜。位於密西根州安阿伯的汽車研究中心主任大衛.科爾對底特律自由新聞報說,市場份額當然好,但根本是看公司的盈利。他說,對這個產業來說,最終目的不是市場份額,而是利潤。

汽車新聞的柴爾德則說,“第一”這樣的頭銜對於公司和員工都是一個榮譽,這也會對員工起到激勵作用,畢竟達到這樣的高度很不容易。

*豐田低調處理 通用股價暴跌*

汽車業界一直認為豐田在雄心勃勃地努力超越通用汽車公司,進而成為世界頭號汽車生產商。豐田在2003年已經超過美國的福特汽車,目前在規模上僅次於通用汽車。

但是豐田總裁渡邊捷昭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則顯得較為低調。他說,自己不清楚豐田是否會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商。豐田汽車北美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丹尼斯.庫尼奧也對紐約時報說,豐田並不是以擊敗通用作為第一為目,那不是豐田的行事風格。

但不管怎樣,豐田公司在雄心勃勃地擴展,而通用汽車則在忙於應付各種難題。星期二,通用汽車的股票收盤時下挫1.2美元,降到每股19.85美元。這是自1987年股市崩潰以來通用股的最低水平。通用汽車的股東之一、億萬富翁柯克.科克萊恩星期二便拋出了1200萬股通用股票。

*高成本及匯率為罪魁禍首*

美國的汽車產業究竟出了甚麼問題?馬里蘭大學的國際商業學教授彼得.莫裡希說,通用汽車知道怎麼造好車,但問題出在它的高昂成本上。莫裡希說,通用汽車的成本比日本和韓國競爭者都要高。它付給藍領工人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過高,甚至高於在北美的日本和韓國汽車公司的標準。這導致通用汽車在美國經濟情況良好的環境中反而丟失市場份額,甚至不得不通過關閉工廠削減成本。

另一方面,莫裡希還認為貨幣匯率是美國車失守的一個重要因素。

他說:“日本和韓國的汽車生產商都從它們被刻意壓低的貨幣幣值中得到好處,使它們能夠把更多的車出口到美國,同時也使它們能夠讓美國市場進口更多的汽車零配件。”

*通用不考慮消費者需求*

汽車新聞的國際編輯柴爾德則認為,高昂的成本和保險福利等固然是通用汽車等美國汽車商的巨大負擔,但根本問題是它們對消費者的需求缺乏考慮。

他說:“我不是要壓低通用和福特面臨的成本問題的重要性。但我認為它們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和消費者建立起聯繫,造出外觀更好、更耐用的汽車和卡車。這些才是它們要改變的地方。”

但是柴爾德說,美國的老牌汽車公司的文化難以更改。內部的官僚機制阻礙了公司和消費者的聯繫,從而無法迎合或滿足消費者的真正需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豐田汽車斥資擴充產能半年淨利四年首見下滑
姚麥之外驚現奇兵 火箭首戰勝國王
日本西武隊看上張誌家 要他當守護神
產業轉型成功:台自行車去年出口值成長近兩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