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調查》剪輯05年中國社會十大怪象

標籤:

【大紀元12月26日訊】回首過去,中國的盛世繁華背後,曾經走過這樣的一個2005年。今天《青年調查》再揭舊瘡剪輯十條社會新聞指出,我們應該懷著羞恥之心,記住這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令人匪夷所思的真實故事。

因無錢醫治,將活人送往火葬場
10月27日,46歲的尤國英被送到火葬場時還沒有死。殡葬工人發現她眼角淌下淚水,她的手還在微微地動。

前三天,在浙江省台州市打工的尤國英因突發腦溢血住院。短短3天的治療,幾乎花盡了全家的積蓄。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家屬哭著求救護車司機將病人送往火葬場。無奈之下,家人被迫放棄了人性與親情。

12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社會藍皮書顯示,全國有65.7%的人沒有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險,大約1/4的受訪者曾經因爲無力支付醫療費用而放棄醫療。

“將冤案辦成鐵案”
39歲的佘祥林,妻子張在玉出走山東被當地法院判定因遭丈夫的殺害而“去世”,11年的鐵窗余祥林承受著令人心酸的命運。

事實上,有類似佘祥林遭遇的,可以列出這些名字:聶樹斌、胥敬祥、滕興善、張海生、李久明、、、這個名單還可以更長。有評論說,2005年種種冤案“揭底”,人們看到了一個“將冤案辦成鐵案”的可怕“體系”。

顯赫落榜的高考狀元李洋
海南省的高考“狀元”16歲的李洋,可能是自有高考以來身份最爲“顯赫”的落榜者。因爲他是高考移民。無法實現從“理科狀元”到清華的夢,李洋經曆了人生的大喜與大悲之後,最終被香港城市大學錄取,並獲44萬港元的“狀元獎學金”。

在現行高考制度安排下,盡管各地都在奮力封堵,每年依然有許多人,像候鳥一樣從東向西,自北往南,前赴後繼地當高考移民,也做著各自心中的夢。

堅決退學的清華大學博士生
26歲的王垠,在很多人眼裏,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王垠都是這個世界上的“驕子”:本科畢業後到清華直讀博士,發表過SCI,獲得過國際會議的最佳論文獎,再有一年就能拿到博士學位。然而,這一天他選擇了退學。

王垠在公開信《清華夢的破碎———寫給清華大學的退學申請》中說,導師招學生,是爲了“財源”,而paper可以帶來基金,他已厭煩了國內所謂的“學術”。無獨有偶的是,數學家丘成桐稱,以目前國內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中國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下降。

中國的大學教育真的出了問題,在某著名網站一項有6912人參與投票的調查中,有81.0%的人對王垠“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教育制度的不滿”表示尊敬。

合肥58棟別墅無人認領
今年7月,合肥市委市政府強力推動的一次拆除違章建築行動中,遇到了58棟建在水庫旁邊、環境優雅的別墅無人認領。這些別墅的主人到底是誰?他們爲什麽不敢來認領房子?

華油職工爲上崗奮勇離婚
8月12日,華北油田推出新的再就業政策。規定,“單職工買斷工齡的,可以上崗;雙職工都買斷工齡的,有一方可以上崗;離婚後的下崗職工等同于單職工可以上崗,以離婚證爲准。”

從這天開始,華北油田的婚姻登記處忽然變得熱鬧起來。最多的一天,有20對夫婦“手拉手,親親熱熱地去辦離婚手續”。現實生活就這樣無情地踐踏了家庭及人的尊嚴。

研究發現 自行車比汽車汙染更大
“中國城市環境汙染不是由汽車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車造成的。自行車的汙染比汽車更大”。這是國內某知名大學交通學院院長2003年發布的研究成果。而事後發現,這項研究是由一家汽車廠商贊助的。

研究還說“說房地産炒過頭,那是胡話”,“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和諧社會才能有希望”……

今年11月,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說,“中國合格的經濟學家不超過5個”。而在其後,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公衆信任率超過10%的經濟學家僅兩人。

北京小學生拿國家英語證書考初中
據報道,在奧賽被叫停後,本意爲成人設立的PETS(國家英語等級考試)一下子成了“小升初”擇校的熱門指標。來自北京教育考試院社會考試辦公室的數字顯示,今年9月10日,超過5.3萬名6~15歲的中小學生湧進北京市1305個PETS筆試考點和671個口試考點,人數是成年考生的兩倍。其中更有超過100名小學生報考了PETS三級,約相當于非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水平。

中國社會面臨第三次單身危機
許多單位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開始承擔著雙重任務:爲單位挑選人才的同時,也爲單位男員工挑選媳婦。

在重慶一所大學舉辦的招聘會上,一家用人單位負責人說:“條件合適並且沒有男朋友,可以考慮接收。如果有了男朋友,是選擇單位還是選擇男朋友,那得由學生自己決定。”

有人把它歸結爲:社會轉型。說年輕人壓力增大,95%的時間都得用在拼命工作拼命掙錢、發展個人事業上。至于家庭愛情,只能用5%忙裏偷閑,急中生智。其實這顯示,中國第三次單身危機正在開始襲擊中國社會。

隨檢查而遷徙的江西崇義流浪人
每逢檢查來臨,他們就像候鳥一樣,開始在城市間遷徙。雖然沒有參加社會勞動,他們一直爲城市做著貢獻:用“從這個城市消失”的實際行動,來支持市容整頓。就像一位網友說的,“他們像鼻涕一樣被甩開,來維護這個城市幹淨的臉面”。

1月21日,7名被江西省崇義縣民政局扔到鄰縣大余縣野外的流浪乞討人員和精神病患者中,5人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崇義縣民政局一名副局長說,縣委縣政府要求收容遣送流浪乞討人員和精神病患者,一直的做法都是收容了就往別縣裏送。他們送到大余去,大余就往他們這裏送,每個縣都是這樣做的。據說,每有檢查來臨時,縣與縣之間互相遣送流浪乞討人員已是一種潛規則。

2005年中國“和諧社會”十大社會怪象驚心動魄,在盛世繁華背後,還有這些社會事件的發生,因出人意料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令人心酸痛苦承受的又何止這“十大”。

北海網站論壇一篇文章補充了中國社會怪象的基本現狀。指出,官僚們利用手中的權力、戴著爲人民服務的面具撈取私人利益。樸實的勞動大衆成了社會的真正棄民,他們勞動時間最長勞動條件最差生活水平卻最低,受教育也漸漸成了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消費。

文章說,中國的官商勾結把中國幾代人的血淚無償勞動積累變爲個人所有。目前中國的現狀,他內部的各種矛盾沖突已達到了質變的前沿,中國早晚會有一個突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三中全會討論「現代化」 專家:騙人話術
北京延慶突降冰雹 堆積如積雪 街道變冰河
美眾議院通過法輪功保護法 大陸民眾支持
【百年真相】北大一級教授向達文革被迫害致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