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靈:勿拿本國公民做人權人質

湘靈

標籤:

【大紀元2月22日訊】最近,中國政府做了兩件事情,一是中國外貿部門公佈了出口「開門紅」的成績:一月份出口總值達50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攀昇了42%,比12月份上漲了33%。這表明美元近來大幅度貶值──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變的情況下,美元貶值等於人民幣貶值──大大刺激了中國出口上揚;二是一向將美國批評中國人權狀態當作「霸權主義」與「干涉他國內政」惡舉的中國政府,居然於2月7日主動向美國提交一份51人的政治犯名單。據《華盛頓郵報》援引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的人權組織「對話基金會」的說法,中國政府是在美國國務院一個代表團2月上旬訪問北京時向美國提交這一政治犯名單的。

  兩件事情看起來漫不相關,實則卻大有關聯。因為以本國公民做人質向美國交換利益,早已成為中國政府在克林頓時期形成的一大「外交國策」。此時此刻,中國當局破天荒地主動向美國提交名單,自然有其不便明說的利益考量。

  一些觀察家們讚譽這是中國政府改善中國人權狀態之舉,實在是皮相之談,因為中國政府另有一番精明算計。兩件事情之間的關係其實非常簡單,中國政府已經預料到中美經濟糾紛將再起風波,於是想拿出一個「改善人權」的饅頭堵住美國的嘴巴,希望藉此減輕美國國內要求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在克林頓時期中國政府對這套把戲已經玩得駕輕就熟,並成功地牽著克林頓政府的鼻子走。只是沒料想布什上任後,美國主動放棄「人權外交」遊戲,中國當局再也無法以釋放幾個政治犯為籌碼,迫使美國政府在重大問題上讓步。在這類以本國公民作人質換取他國出讓利益的「生意」中,何者獲利,任何人用腳趾頭想也能夠想清楚:中國的政治犯層出不窮,政府想抓多少都夠,更何況草菅人命是中國政府的日常作業,而重大利益卻是稀缺物質,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

  提出這份名單的時機也是中國當局籌謀已久的。自布什正式就職以來,新內閣與國會都開始忙碌起來,美國各方面對中國的批評之聲四起,而且焦點集中於美國國家安全方面。美中之間的經貿糾紛主要集中在美國對華貿易赤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知識產權保護這三大領域。 在這些問題上,美國行政部門與國會的態度和立場有很大不同。最近幾年,美國行政當局雖然也通過各種方式對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中國削減雙邊貿易不平衡、調整人民幣匯率和加強打擊盜版活動的力度。但與其說這些施加於中國的壓力獲得了成效,還不如說其展示了美國政府在對華合作方面的巨大耐心。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在上個月給美中經濟與安全委員會的報告中表示,在1989年到2003年之間,對華貿易赤字所影響到的美國工作機會高達150萬個。近三年美國對華貿易赤字劇增91%,去年高達1,600億美元,目前,對華貿易赤字已經超過對日本、加拿大、墨西哥以及美國所有的貿易夥伴的赤字,使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赤字來源。剛剛結束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今年首次中國聽證會瀰漫著強烈的火藥味,布什政府在對華經貿問題上面臨國會空前的壓力。 (華夏電子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湘靈:「保護弱者」的新交通法遭遇的尷尬
湘靈:是人民無情還是政府缺乏道義?
湘靈:政治高壓從軟硬兩手變成了一味硬壓?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