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評共產党”全球有獎征文參賽作品

【九評征文】高宛平:走近大躍進(上)

高宛平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月5日訊】作者說明:大躍進是國內最大的研究禁忌之一,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課題。盡管中共已作出歷史決議,海內外也有了不少研究,但是一些最基本的史實,其實都沒有說清,許多流行的說法,如“共產主義試驗”等,仍有人深信不疑。本文只是研究的一個部分,集中探討發生在1958年秋冬的那些事情;它取自筆者的實地調查,既有口述史料,也包括大量的檔案資料(恕未一一標出)。

01.一行來訪者被讓進屋來,老人(注1):“你們就是為這個來的?要了解大躍進-人民公社?”

沉默了一會儿:“是啊,再過些年,這些事恐怕就沒人說得清楚了。”

來者惟有點頭。

02.居然,老人從屋里找出一本大相冊,翻出其中一張照片:

(畫面—圖象)人民公社成立大會會場。夜空下,紅旗招展,鑼鼓齊鳴,万頭攢動。村民點起了大號的火炬(篾籮筐),几里以外依然可見。副縣長兼公社党委書記HG正在講話,……口號聲此起彼伏:
“大躍進万歲!”
“苦戰三年!”
“頭可斷,血可流,人可死,不達目的勢不休!”

(圖象)高呼口號的隊列:耕作連、伙食連、突擊隊、深耕營、收割營、后勤營、民兵、婦女、……各級干部如連、營長等均佩帶紅色綬帶,……
教師(注2):好高的熱情啊!……
學生(注3):真有——那么大的干勁?
老人笑笑:那時叫沖天干勁,……

03.縣干部兼公社党委書記HG(會場,繼續):……在大躍進的大好形勢下,我們“東方紅人民公社”宣告成立了!……

(圖象)隊列,高呼口號:
“人民公社万歲!”
“三面紅旗万歲!”

(圖象)標語上寫著: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共同富裕,共同上升!”
HG(會場):……公社成立公共食堂!(或用“畫外音”,下同)

(圖象)隊列:伙食連,興高采烈;婦女營,交頭接耳:“這下可以不再圍著鍋台轉了!”
(旁白(注4))該公社共有女勞力12,000人,以前經常出工的只有5,500人,辦食堂以后,增加了一倍,達到了11,000人;而且每天都可以与男子同出工同收工,一天可多做3、4個小時的工夫。
HG(會場,繼續):……放開肚皮吃飯!

(圖象)隊列:全体熱烈鼓掌!
HG(繼續):……成立敬老院、托儿所和幼儿園!

(圖象)隊列:一陣掌聲;生活服務連,一群半老婦女,喜气洋洋;老漢們低頭不樂,小孩鑽進媽媽怀里,……
HG(繼續):……要樹立共產主義理想,消除斤斤計較目前得失的思想,在分配上實行供給制!

(圖象)隊列:交頭接耳,約占人口30%的困難戶:“這下熬出頭了,這能行嗎?”勞力強的:“去年修水利的工分都白掙了!”社隊干部竊喜:“要是把那都算上,分值連一半也打不住呢!”“什么耕牛農具折价款,什么社員投資,都不用清了!”還有的想揩國家的油:“咱們就靠國家、吃國家吧。”……
(旁白)根据調查,當時積极擁護、迫切要求入社的占三分之二弱;其他三分之一是有怀疑顧慮,或有抵触情緒的。
社隊干部SYZ:辦公社是毛主席提出來的,誰反對就犯錯誤。再加上反复宣傳,說多好多好,群眾的勁儿就上來了。
老人:從57年秋冬以來連續苦戰,又來了公社化的這些措施,政策上就光宣傳好的一面。
農民LHS:上邊說共產主義如天堂,“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一定要辦。“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要是那個社會來了,當然好得嚇人。誰要說不好,就斗。你沒有、也說不出理由來。……
縣干部兼公社書記CCC:那時候共產主義就要到面前了,不要擔心了。干部怎么說,農民就是照干。不干就斗爭你,誰也不敢反對。

04.HG(繼續):……公社,就是共產主義的社會組織。省委ZHO書記說了:“公社”的意思同“共產”差不多!……

(圖象)會后,干部和積极分子到各家動員搜集炊具,鍋碗瓢盆、銅罐等等,除了一碗一筷,全部收走。有的拿了去辦食堂。有的打爛了,賣給供銷社。
(旁白)全縣辦大食堂,將原有的7,671個食堂合并為2,741個,最大的有1,000多人,一天到晚開流水席吃飯。
農民CCR:家具,踏凳什么的都拿來當了柴火。……

(圖象)隨即,強令社員搬家,集中居住,統一生活。
老人:這也不知道是誰的決定,有的是為了集中居住,或离食堂近一點,有的把房子騰出來是辦學校,有的為拆屋積肥、當柴燒,有的空著也不用,……集中到一起的社員,有的一家住一間小屋,有的几家擠在一起;有的男女分別集中,老人小孩留在自己家里,一家分四五處;有的干脆沒有家了,男、女分營,老年在后勤營,小孩進幼儿園,……從此,開始“三化”生活……
(旁白)全縣共拆屋4,073棟,計24,952間。有個小社共有房子104棟,被拆掉43棟(459間),占40%多。
(旁白)有的一間房內住了9個人。崽、侄子、四對公婆住一起;另有97對夫婦住了31間房子,极不方便。

(圖象)辦食堂拿走以外,還有所謂獻統:有“五獻五統”、“十獻十統”:獻銅壺、獻爐罐、獻金銀、獻銅、獻鐵、獻財寶、獻衣服、獻被子等等。除了獻以外,還要拿。
老人:有的党委布置:“只要社員拿一把傘、換洗衣服和被子,其他的全部集中”;有的宣布:“除夫娘和小腳盆外,一切東西都是公社的”;有的提出:“女的除了一把梳子,男的除了一個煙盒外,一切都要獻給共產主義”;有的農民只剩下了“一張鋤頭一床被”。
(旁白)獻統運動中沒收社員的銅器共有3,891石,鐵器21,414石,計銅壺8万余只,銅罐37,000多個,銅盆17,000多只,銅面盆24,000多個,各种鐵鍋20多万口,爐罐8万余只,大小鋤頭22万余件。

05.HG(繼續):……人民公社實行“三化”——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生活集体化!

(圖象)組織軍事化:社員出工,听哨音站隊、點名;見到干部——佩帶綬帶的連、營長——要起立,立正,敬禮,受檢閱。
(旁白)人民公社除實行軍事化的組織制度,編為團、營、連、排、班外,全縣還成立了田間管理、木炭、積肥、水利、深耕、基建、工業等兵團共1,176個,勞力23万余人(超過男女全半勞力總數),均采用集体行軍、集体生產、戰斗生產。

(圖象)行動戰斗化:社員勞動時(如擔土等),听號音陣陣沖鋒。

(圖象)生活集体化:熟睡中的社員,一听號響,立即起床(分男營、女營,睡大通鋪);吃早飯,——未能及時吃完的,被搶飯碗,——然后集体一齊出工。
(旁白)當時除“三化”外,還有一個第四化,就是作為一种方向的生產工厂化:在土地上安自來水,蓋玻璃房子,農民和工厂工人一樣勞動,只按電鈕。

(圖象)男女分營:有的地方青年男女分別編營,“男還男睡,女還女眠”,集体生活、集体勞動。

(圖象)敬老院:老人進敬老院,說是自愿,下面統死。有一個老人被用轎子硬抬進“幸福院”。
(旁白)有的老人感覺自己變成了“孤老人”,半世看不到一個親人,說這樣好是好,就是過不慣。

(圖象)幼儿園:因為怕進幼儿園和把小孩送去外國,有的藏匿小孩(藏在親戚家或衣柜里),有的去廟里求神。
(旁白)東方紅公社坏分子羅某造謠說:“幼儿園的小孩政府要運到外國去渡种和作炸藥”,造成人心惶惶,婦女哭哭啼啼不下地生產,……謠言已流傳全縣各社,影響极坏。

(圖象)青年男女,不是兩夫妻不見面,就是几對夫妻共一房,只好偷偷“野合”。有的為此建立了“星期六同房”制度。
辦隊干部LYQ:我父親50多歲,勞動不了,跑到江西去了。愛人在婦女連,我回家兩次都沒見到。……

06.HG(繼續):……要繼續實行大兵團作戰,發揚大躍進以來的苦干精神!
老人:省委的看法是:任務太重,生活集体化非搞不可,大兵團作戰非搞不可。只有這樣才能适應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特點,發揮优越性。……

(圖象)大兵團作戰,任務一,燒炭:山里的樹木都燒光了;有的農民糊弄領導,把大樹外表燒黑,當作木炭,趁黑夜送往供銷社。
老人:北戴河會議后,全國大煉鋼鐵,我縣沒有煉鋼任務,主要是為其他地方提供木炭。規定燒炭要迅速(9月中)完成,有的一晚上竟要出一窯炭。
農民CCR:燒炭,沒日夜了,白天晚上在山上,睡在窯里,鋪蓋什么都沒有。……漫山遍野的樹都砍光了。……

(圖象)大兵團作戰,任務二,收秋:提出打破小社界限,划片收割,大社分配,各有均得。限定十天之內完成三秋,三天收割晚稻,老嫩一刀收,割倒堆在田里,只割不扮,有的規定:只准打三下,四下就不行。
(旁白)有的提出“三天三晚放三大衛星”,一天完成一項任務。

(圖象)大兵團作戰,收秋:三天收油茶子,一天准備,一天突擊,一天掃尾,結果大部分丟在了山上。
(旁白)過去摘茶子一般要一個月左右,現在夜晚也搞,天一半,地一半。到了手的財不知浪費了多少。

(圖象)大兵團作戰,收秋:三天收茴(即紅薯),來不及收,就把藤割下來,然后用犁翻(爛在地里做了肥料),有的挖了丟在窖內(爛了几十万斤),有的挖了還不准收到窖內,說是怕耽誤時間;玉米就連根拔下來,立在地頭。
農民LHS:58年是只管种不管收,收多收少不管,反正是要好看。盡做些空事。
(旁白)一個隊干部說:“我隊今年增產有2、3万斤,浪費怕也有2、3万斤。上面提出一天突擊,二天高潮,一天掃尾,我們就一片一片丟。”

(圖象)大兵團作戰,任務三,搶种油菜:全縣計划擴种油菜40万畝(占耕地面積的一半多),有的把已种的草籽犁掉(明年沒了草肥)。
農民LHS:當時流行的笑話說:“人民政府真古怪,茶子不撿种油菜,現錢不要要賒帳,五尺胖子一口吞”。

(圖象)大兵團作戰,任務四,深翻土地:深翻,要求水田一尺多、旱土3尺深,時間限制三天。
農民LHS:深翻土地,那么深,也是笑話。
(旁白)牛下去齊肚皮,人下去齊腰(配圖)。有的老農說:這真是盤古開天地沒有過的笑話。人家的陷泥田還搬石子填,我們反而自挖陷泥田。有的深淺不勻,有的以后兩年還栽不得禾。
(旁白)大隊干部李CS說:搞深耕總怕是個白面書生想出來的主意。如果是農民出身,就不會想咯樣的辦法。
縣干部兼公社書記LSL:有的要搞一丈深,我說:又不栽樹,又不埋人,搞那么深干什么!

(圖象)大兵團作戰,任務五,砍伐木材、楠竹:大規模濫伐林木,有的不分青紅皂白,一砍精光,屋邊圍糟樹,更是普遍放倒。
農民LHS:上邊要你搞那么急那么快,沒辦法了。
辦隊干部LYQ:我當時計算過,一秒鐘就砍倒一棵樹。

(圖象)大兵團作戰,任務六,積肥:要求10月中完成。社員把籮筐或是空桶反扣,上面拿草皮蓋上,假作肥堆。積“人造糞”:有的倒入上千斤小麥。
(旁白)群眾吃菜吃稀,要我把灰_那樣去搞,我只好晚上黑著南心蒙上眼睛倒。

(圖象)大兵團作戰,積肥:“武裝馬路”:把交通沿線社員家里的桶、缸、壇、罐抬上馬路,灌入田里的_肥,做成肥料的“万里長城”。有的在_里放點牛糞、茴渣,弄渾了水,就做肥料報。
干部LJT:有個隊干部老李說:我就沒有几千斤肥。于是挨了斗,“背烏龜”;社員硬被赶到田里積肥,結果一晚上跑了40多個勞動力,外流到江西去了。
(旁白)這一年的任務特別多,除上述以外還有:滾珠軸承化,消滅肩挑,全部車子化,社社公路化,隊隊大道化,深耕一尺五,大燒木炭,大砍木材,全民辦工業,全民辦教育,一年掃除文盲,消滅工農差別、城鄉差別等等。全靠大兵團作戰了。

(圖象)大兵團作戰:男女老幼,包括瞎眼跛腳的、怀孕的、抱小孩的、生病硬做不得的,一律都要跟著行軍,有的拿碗,有的擔行李,哭的哭,叫的叫,像躲鬼子一樣。
(旁白)大兵團作戰中存在勞力混亂,窩工浪費的嚴重現象。有人說是“人多、嘴多、走路多、浪費多”。有人說:“大兵團、大浪費,人人冒責任,個個冒檢查”。有的時候“中隊喊生產,大隊喊挑炭,剛背起鋤頭,又喊拿扁擔”(配圖);有的農民去打禾,來去七八里,吃飯走路就要半天;也有人趁机偷懶。
(旁白)有的隊干部說:任務大、時間短,為了應付領導,我就來個一卡、二強,即是卡下面干部,強迫出夜工(通夜干),強迫所有男女社員不顧有病冒病都要出工。有的強迫“吃的飯的人都要出工”。逼死了人命。

(圖象)大兵團作戰,吃住在生產第一線:上千群眾扯起長蛇陣,鋪上稻草,席地露天住在田里,連續八天八夜,40%的人得了病。
(旁白)有的提出“十到田”、“十八到工地”,即生產、吃飯、睡覺、托儿、醫療、開會、學習、理發等都在田里。
縣干部兼公社書記LSL:……那時就看怎么冒尖。……連續作戰,天黑了才收工,中午休息也沒有了,人都受不了了。

(圖象)夜戰:不少地方接連夜戰個多月以上,群眾說:“白天慢悠悠,黑夜販燈油”,一個大隊一夜用洋油60斤。看是好看,就是工夫做不來。
(旁白)那時候的干部就是會看挑戰、看舉手、看人多、看火光、听吆喝,不講實際。

(圖象)夜戰:兩個隊隔河相望,一個燒望火,一個在樹上挂汽燈,虛張聲勢,人都躺在草堆里睡了。
(旁白)社員見干部來了就干,不然就睡。有的大隊一晚上36個人打夜工,搞到天光深耕了8分田。有的栽禾個多月,第二年不打夜工只花十多天。
社隊干部LZH:流傳說“深耕看溝,積肥看堆,勁頭看挑戰,出工看隊伍,夜戰看火光,路上听吆喝”。干沒干活那是不管的,都是形式,應付檢查。

(圖象)夜戰:17個人搞夜戰,輪流打哈欠,一_紅薯冇挖。
(旁白)上邊說要放假,下邊是每夜12點,只想一夜當兩夜。群眾說:只要放假二天,我們情愿兩個月不發工資。不止一個地方反映,婦女有一兩個月沒有洗頭了。

07.HG(繼續):……實現生產上的大躍進!大高產!……
(旁白)縣委估計當年畝產1,500多斤,全縣總產量10億斤以上。農業四十條的十年規划,一年就完成了。

(圖象)報高產:試驗田,插牌:“畝產400万斤”。標語:“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上邊只喜歡衛星數字,報早的得紅旗,報遲的冒紅旗,再遲點,就辯論。
干部LJT:那年我去查產,隊里把打過的草都加上,也不到600斤。公社干部就罵:“你還要不要党籍,要不要前途!”

(圖象)有個隊本來畝產只有490斤,鄉上批判保守右傾,隊干部想這個帽子難戴,回去想個辦法把凹谷、二斗谷加上,再少報些面積,報成750斤,不料還受批評。這樣也火來了,大口開河報成1,100斤。這一下就搞對頭了,還獎了一面紅旗。
(旁白)一個總支書記說:今天報紙上也是一万斤,明天是后浪推前浪,后天又是大放衛星,搞起懵懵懂懂了。我想報個高產怕是顯示成績大一點,跟著報一季畝產12,000多斤。大家報了,我報了也沒關系。

(圖象)瞞產私分:有的大隊只報告几項大的數字,其他的包谷、豆子、麥子就沒有公開。公社派的財經清理小組,查几天也沒有查清。

(圖象)反瞞產:58年底59年初,開展群眾性的清糧工作,有的公社自報有黑倉48個、黑薯窖341個,黑糧220余万斤。有的干部前面清,群眾后面藏,越查越不清,糧食底子始終搞不清。
干部LJT:反瞞產,斗不肯多報的干部。下雪天,脫掉上衣,拿風車吹。這么一弄就上去了。然后一人報,一人打算盤,一人過秤,形式上走,其實都是假的。有一個總支書記,剛學習回來,反對多報,第二天就被送改造隊,說:“得了啊,家里几個委員都頂不上你一個人!”結果糧食非常緊張,沒有飯吃。
社隊干部LZH:……反瞞產,干部害怕了,就虛報,造成惡性循環。
(旁白)查產的結果,全縣糧食產量共有57,800万斤,為原估計數的一半多些。過去全縣每年征購2,000多万斤,52—56年每年在3,000万斤以上,57年上升到5,000多万斤。58年征購任務定為11,640万斤。

(圖象)高征購:在各隊四下平調糧食,特別是那些產量高的隊,多產多拿。
縣干部兼公社書記CDA:我看到畝產万斤,頭腦也不那么清楚了,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我下公社一二個月還不了解情況,后來才發現糧食不足,……

注1:“老人”,年近80歲,本地人,身份介于干部和知識分子之間,有較為開闊的眼界。
注2:“教師”,50歲,研究人員,一個外來者,有較多的書本知識。
注3:“學生”,20歲,大學研究生,是長期在外生活的本地人,也是調查的牽線人。
注4:“旁白”,与其他口述者不同,他的背后是檔案等文字材料的支持。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大爆光﹕韓戰﹑大躍進﹑文革﹑林彪事件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3G手機 明年行情看俏
吳弘達:談談「平反」
中共大躍進紀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