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评共产党”全球有奖征文参赛作品

【九评征文】高宛平:走近大跃进(上)

高宛平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月5日讯】作者说明:大跃进是国内最大的研究禁忌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尽管中共已作出历史决议,海内外也有了不少研究,但是一些最基本的史实,其实都没有说清,许多流行的说法,如“共产主义试验”等,仍有人深信不疑。本文只是研究的一个部分,集中探讨发生在1958年秋冬的那些事情;它取自笔者的实地调查,既有口述史料,也包括大量的档案资料(恕未一一标出)。

01.一行来访者被让进屋来,老人(注1):“你们就是为这个来的?要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

沉默了一会儿:“是啊,再过些年,这些事恐怕就没人说得清楚了。”

来者惟有点头。

02.居然,老人从屋里找出一本大相册,翻出其中一张照片:

(画面—图象)人民公社成立大会会场。夜空下,红旗招展,锣鼓齐鸣,万头攒动。村民点起了大号的火炬(篾箩筐),几里以外依然可见。副县长兼公社党委书记HG正在讲话,……口号声此起彼伏:
“大跃进万岁!”
“苦战三年!”
“头可断,血可流,人可死,不达目的势不休!”

(图象)高呼口号的队列:耕作连、伙食连、突击队、深耕营、收割营、后勤营、民兵、妇女、……各级干部如连、营长等均佩带红色绶带,……
教师(注2):好高的热情啊!……
学生(注3):真有——那么大的干劲?
老人笑笑:那时叫冲天干劲,……

03.县干部兼公社党委书记HG(会场,继续):……在大跃进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东方红人民公社”宣告成立了!……

(图象)队列,高呼口号:
“人民公社万岁!”
“三面红旗万岁!”

(图象)标语上写着: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共同富裕,共同上升!”
HG(会场):……公社成立公共食堂!(或用“画外音”,下同)

(图象)队列:伙食连,兴高采烈;妇女营,交头接耳:“这下可以不再围着锅台转了!”
(旁白(注4))该公社共有女劳力12,000人,以前经常出工的只有5,500人,办食堂以后,增加了一倍,达到了11,000人;而且每天都可以与男子同出工同收工,一天可多做3、4个小时的工夫。
HG(会场,继续):……放开肚皮吃饭!

(图象)队列:全体热烈鼓掌!
HG(继续):……成立敬老院、托儿所和幼儿园!

(图象)队列:一阵掌声;生活服务连,一群半老妇女,喜气洋洋;老汉们低头不乐,小孩钻进妈妈怀里,……
HG(继续):……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消除斤斤计较目前得失的思想,在分配上实行供给制!

(图象)队列:交头接耳,约占人口30%的困难户:“这下熬出头了,这能行吗?”劳力强的:“去年修水利的工分都白挣了!”社队干部窃喜:“要是把那都算上,分值连一半也打不住呢!”“什么耕牛农具折价款,什么社员投资,都不用清了!”还有的想揩国家的油:“咱们就靠国家、吃国家吧。”……
(旁白)根据调查,当时积极拥护、迫切要求入社的占三分之二弱;其他三分之一是有怀疑顾虑,或有抵触情绪的。
社队干部SYZ:办公社是毛主席提出来的,谁反对就犯错误。再加上反复宣传,说多好多好,群众的劲儿就上来了。
老人:从57年秋冬以来连续苦战,又来了公社化的这些措施,政策上就光宣传好的一面。
农民LHS:上边说共产主义如天堂,“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一定要办。“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要是那个社会来了,当然好得吓人。谁要说不好,就斗。你没有、也说不出理由来。……
县干部兼公社书记CCC:那时候共产主义就要到面前了,不要担心了。干部怎么说,农民就是照干。不干就斗争你,谁也不敢反对。

04.HG(继续):……公社,就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省委ZHO书记说了:“公社”的意思同“共产”差不多!……

(图象)会后,干部和积极分子到各家动员搜集炊具,锅碗瓢盆、铜罐等等,除了一碗一筷,全部收走。有的拿了去办食堂。有的打烂了,卖给供销社。
(旁白)全县办大食堂,将原有的7,671个食堂合并为2,741个,最大的有1,000多人,一天到晚开流水席吃饭。
农民CCR:家具,踏凳什么的都拿来当了柴火。……

(图象)随即,强令社员搬家,集中居住,统一生活。
老人:这也不知道是谁的决定,有的是为了集中居住,或离食堂近一点,有的把房子腾出来是办学校,有的为拆屋积肥、当柴烧,有的空着也不用,……集中到一起的社员,有的一家住一间小屋,有的几家挤在一起;有的男女分别集中,老人小孩留在自己家里,一家分四五处;有的干脆没有家了,男、女分营,老年在后勤营,小孩进幼儿园,……从此,开始“三化”生活……
(旁白)全县共拆屋4,073栋,计24,952间。有个小社共有房子104栋,被拆掉43栋(459间),占40%多。
(旁白)有的一间房内住了9个人。崽、侄子、四对公婆住一起;另有97对夫妇住了31间房子,极不方便。

(图象)办食堂拿走以外,还有所谓献统:有“五献五统”、“十献十统”:献铜壶、献炉罐、献金银、献铜、献铁、献财宝、献衣服、献被子等等。除了献以外,还要拿。
老人:有的党委布置:“只要社员拿一把伞、换洗衣服和被子,其他的全部集中”;有的宣布:“除夫娘和小脚盆外,一切东西都是公社的”;有的提出:“女的除了一把梳子,男的除了一个烟盒外,一切都要献给共产主义”;有的农民只剩下了“一张锄头一床被”。
(旁白)献统运动中没收社员的铜器共有3,891石,铁器21,414石,计铜壶8万余只,铜罐37,000多个,铜盆17,000多只,铜面盆24,000多个,各种铁锅20多万口,炉罐8万余只,大小锄头22万余件。

05.HG(继续):……人民公社实行“三化”——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图象)组织军事化:社员出工,听哨音站队、点名;见到干部——佩带绶带的连、营长——要起立,立正,敬礼,受检阅。
(旁白)人民公社除实行军事化的组织制度,编为团、营、连、排、班外,全县还成立了田间管理、木炭、积肥、水利、深耕、基建、工业等兵团共1,176个,劳力23万余人(超过男女全半劳力总数),均采用集体行军、集体生产、战斗生产。

(图象)行动战斗化:社员劳动时(如担土等),听号音阵阵冲锋。

(图象)生活集体化:熟睡中的社员,一听号响,立即起床(分男营、女营,睡大通铺);吃早饭,——未能及时吃完的,被抢饭碗,——然后集体一齐出工。
(旁白)当时除“三化”外,还有一个第四化,就是作为一种方向的生产工厂化:在土地上安自来水,盖玻璃房子,农民和工厂工人一样劳动,只按电钮。

(图象)男女分营:有的地方青年男女分别编营,“男还男睡,女还女眠”,集体生活、集体劳动。

(图象)敬老院:老人进敬老院,说是自愿,下面统死。有一个老人被用轿子硬抬进“幸福院”。
(旁白)有的老人感觉自己变成了“孤老人”,半世看不到一个亲人,说这样好是好,就是过不惯。

(图象)幼儿园:因为怕进幼儿园和把小孩送去外国,有的藏匿小孩(藏在亲戚家或衣柜里),有的去庙里求神。
(旁白)东方红公社坏分子罗某造谣说:“幼儿园的小孩政府要运到外国去渡种和作炸药”,造成人心惶惶,妇女哭哭啼啼不下地生产,……谣言已流传全县各社,影响极坏。

(图象)青年男女,不是两夫妻不见面,就是几对夫妻共一房,只好偷偷“野合”。有的为此建立了“星期六同房”制度。
办队干部LYQ:我父亲50多岁,劳动不了,跑到江西去了。爱人在妇女连,我回家两次都没见到。……

06.HG(继续):……要继续实行大兵团作战,发扬大跃进以来的苦干精神!
老人:省委的看法是:任务太重,生活集体化非搞不可,大兵团作战非搞不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特点,发挥优越性。……

(图象)大兵团作战,任务一,烧炭:山里的树木都烧光了;有的农民糊弄领导,把大树外表烧黑,当作木炭,趁黑夜送往供销社。
老人: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大炼钢铁,我县没有炼钢任务,主要是为其他地方提供木炭。规定烧炭要迅速(9月中)完成,有的一晚上竟要出一窑炭。
农民CCR:烧炭,没日夜了,白天晚上在山上,睡在窑里,铺盖什么都没有。……漫山遍野的树都砍光了。……

(图象)大兵团作战,任务二,收秋:提出打破小社界限,划片收割,大社分配,各有均得。限定十天之内完成三秋,三天收割晚稻,老嫩一刀收,割倒堆在田里,只割不扮,有的规定:只准打三下,四下就不行。
(旁白)有的提出“三天三晚放三大卫星”,一天完成一项任务。

(图象)大兵团作战,收秋:三天收油茶子,一天准备,一天突击,一天扫尾,结果大部分丢在了山上。
(旁白)过去摘茶子一般要一个月左右,现在夜晚也搞,天一半,地一半。到了手的财不知浪费了多少。

(图象)大兵团作战,收秋:三天收茴(即红薯),来不及收,就把藤割下来,然后用犁翻(烂在地里做了肥料),有的挖了丢在窖内(烂了几十万斤),有的挖了还不准收到窖内,说是怕耽误时间;玉米就连根拔下来,立在地头。
农民LHS:58年是只管种不管收,收多收少不管,反正是要好看。尽做些空事。
(旁白)一个队干部说:“我队今年增产有2、3万斤,浪费怕也有2、3万斤。上面提出一天突击,二天高潮,一天扫尾,我们就一片一片丢。”

(图象)大兵团作战,任务三,抢种油菜:全县计划扩种油菜4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多),有的把已种的草籽犁掉(明年没了草肥)。
农民LHS:当时流行的笑话说:“人民政府真古怪,茶子不捡种油菜,现钱不要要赊账,五尺胖子一口吞”。

(图象)大兵团作战,任务四,深翻土地:深翻,要求水田一尺多、旱土3尺深,时间限制三天。
农民LHS:深翻土地,那么深,也是笑话。
(旁白)牛下去齐肚皮,人下去齐腰(配图)。有的老农说:这真是盘古开天地没有过的笑话。人家的陷泥田还搬石子填,我们反而自挖陷泥田。有的深浅不匀,有的以后两年还栽不得禾。
(旁白)大队干部李CS说:搞深耕总怕是个白面书生想出来的主意。如果是农民出身,就不会想咯样的办法。
县干部兼公社书记LSL:有的要搞一丈深,我说:又不栽树,又不埋人,搞那么深干什么!

(图象)大兵团作战,任务五,砍伐木材、楠竹:大规模滥伐林木,有的不分青红皂白,一砍精光,屋边围糟树,更是普遍放倒。
农民LHS:上边要你搞那么急那么快,没办法了。
办队干部LYQ:我当时计算过,一秒钟就砍倒一棵树。

(图象)大兵团作战,任务六,积肥:要求10月中完成。社员把箩筐或是空桶反扣,上面拿草皮盖上,假作肥堆。积“人造粪”:有的倒入上千斤小麦。
(旁白)群众吃菜吃稀,要我把灰_那样去搞,我只好晚上黑着南心蒙上眼睛倒。

(图象)大兵团作战,积肥:“武装马路”:把交通沿线社员家里的桶、缸、坛、罐抬上马路,灌入田里的_肥,做成肥料的“万里长城”。有的在_里放点牛粪、茴渣,弄浑了水,就做肥料报。
干部LJT:有个队干部老李说:我就没有几千斤肥。于是挨了斗,“背乌龟”;社员硬被赶到田里积肥,结果一晚上跑了40多个劳动力,外流到江西去了。
(旁白)这一年的任务特别多,除上述以外还有:滚珠轴承化,消灭肩挑,全部车子化,社社公路化,队队大道化,深耕一尺五,大烧木炭,大砍木材,全民办工业,全民办教育,一年扫除文盲,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等等。全靠大兵团作战了。

(图象)大兵团作战:男女老幼,包括瞎眼跛脚的、怀孕的、抱小孩的、生病硬做不得的,一律都要跟着行军,有的拿碗,有的担行李,哭的哭,叫的叫,像躲鬼子一样。
(旁白)大兵团作战中存在劳力混乱,窝工浪费的严重现象。有人说是“人多、嘴多、走路多、浪费多”。有人说:“大兵团、大浪费,人人冒责任,个个冒检查”。有的时候“中队喊生产,大队喊挑炭,刚背起锄头,又喊拿扁担”(配图);有的农民去打禾,来去七八里,吃饭走路就要半天;也有人趁机偷懒。
(旁白)有的队干部说:任务大、时间短,为了应付领导,我就来个一卡、二强,即是卡下面干部,强迫出夜工(通夜干),强迫所有男女社员不顾有病冒病都要出工。有的强迫“吃的饭的人都要出工”。逼死了人命。

(图象)大兵团作战,吃住在生产第一线:上千群众扯起长蛇阵,铺上稻草,席地露天住在田里,连续八天八夜,40%的人得了病。
(旁白)有的提出“十到田”、“十八到工地”,即生产、吃饭、睡觉、托儿、医疗、开会、学习、理发等都在田里。
县干部兼公社书记LSL:……那时就看怎么冒尖。……连续作战,天黑了才收工,中午休息也没有了,人都受不了了。

(图象)夜战:不少地方接连夜战个多月以上,群众说:“白天慢悠悠,黑夜贩灯油”,一个大队一夜用洋油60斤。看是好看,就是工夫做不来。
(旁白)那时候的干部就是会看挑战、看举手、看人多、看火光、听吆喝,不讲实际。

(图象)夜战:两个队隔河相望,一个烧望火,一个在树上挂汽灯,虚张声势,人都躺在草堆里睡了。
(旁白)社员见干部来了就干,不然就睡。有的大队一晚上36个人打夜工,搞到天光深耕了8分田。有的栽禾个多月,第二年不打夜工只花十多天。
社队干部LZH:流传说“深耕看沟,积肥看堆,劲头看挑战,出工看队伍,夜战看火光,路上听吆喝”。干没干活那是不管的,都是形式,应付检查。

(图象)夜战:17个人搞夜战,轮流打哈欠,一_红薯冇挖。
(旁白)上边说要放假,下边是每夜12点,只想一夜当两夜。群众说:只要放假二天,我们情愿两个月不发工资。不止一个地方反映,妇女有一两个月没有洗头了。

07.HG(继续):……实现生产上的大跃进!大高产!……
(旁白)县委估计当年亩产1,500多斤,全县总产量10亿斤以上。农业四十条的十年规划,一年就完成了。

(图象)报高产:试验田,插牌:“亩产400万斤”。标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上边只喜欢卫星数字,报早的得红旗,报迟的冒红旗,再迟点,就辩论。
干部LJT:那年我去查产,队里把打过的草都加上,也不到600斤。公社干部就骂:“你还要不要党籍,要不要前途!”

(图象)有个队本来亩产只有490斤,乡上批判保守右倾,队干部想这个帽子难戴,回去想个办法把凹谷、二斗谷加上,再少报些面积,报成750斤,不料还受批评。这样也火来了,大口开河报成1,100斤。这一下就搞对头了,还奖了一面红旗。
(旁白)一个总支书记说:今天报纸上也是一万斤,明天是后浪推前浪,后天又是大放卫星,搞起懵懵懂懂了。我想报个高产怕是显示成绩大一点,跟着报一季亩产12,000多斤。大家报了,我报了也没关系。

(图象)瞒产私分:有的大队只报告几项大的数字,其他的包谷、豆子、麦子就没有公开。公社派的财经清理小组,查几天也没有查清。

(图象)反瞒产:58年底59年初,开展群众性的清粮工作,有的公社自报有黑仓48个、黑薯窖341个,黑粮220余万斤。有的干部前面清,群众后面藏,越查越不清,粮食底子始终搞不清。
干部LJT:反瞒产,斗不肯多报的干部。下雪天,脱掉上衣,拿风车吹。这么一弄就上去了。然后一人报,一人打算盘,一人过秤,形式上走,其实都是假的。有一个总支书记,刚学习回来,反对多报,第二天就被送改造队,说:“得了啊,家里几个委员都顶不上你一个人!”结果粮食非常紧张,没有饭吃。
社队干部LZH:……反瞒产,干部害怕了,就虚报,造成恶性循环。
(旁白)查产的结果,全县粮食产量共有57,800万斤,为原估计数的一半多些。过去全县每年征购2,000多万斤,52—56年每年在3,000万斤以上,57年上升到5,000多万斤。58年征购任务定为11,640万斤。

(图象)高征购:在各队四下平调粮食,特别是那些产量高的队,多产多拿。
县干部兼公社书记CDA:我看到亩产万斤,头脑也不那么清楚了,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我下公社一二个月还不了解情况,后来才发现粮食不足,……

注1:“老人”,年近80岁,本地人,身份介于干部和知识分子之间,有较为开阔的眼界。
注2:“教师”,50岁,研究人员,一个外来者,有较多的书本知识。
注3:“学生”,20岁,大学研究生,是长期在外生活的本地人,也是调查的牵线人。
注4:“旁白”,与其他口述者不同,他的背后是档案等文字材料的支持。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大爆光﹕韩战﹑大跃进﹑文革﹑林彪事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3G手机 明年行情看俏
吴弘达:谈谈“平反”
中共大跃进纪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