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共生住宅 始終來自於人性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3日訊】自由時報 ◎記者沈居正日本採訪報導

綠.水.風

人類.建築.自然

日本環境共生住宅蔚為風尚

寵物共生、高齡共生

一切設計從人性出發

營造可依存又可獨立

共存共榮的生活環境

最近國內執政黨喊出「共生」的口號,共生儼然成為一時的政治顯學。其實,共生不是政治的專利,日本早就有「環境『共生』住宅」的提案。

最低環境負荷 最高居住品質

「環境共生住宅」引用生物的觀念,認為在生物演化的過程當中,除了靠「競爭」來演化,也有以「共生」的關係來演化或生存。特別強調在建築物的生命週期(規劃、設計、生產、使用、維護、拆除等過程 )中,都以省能環保與節省資源為思考,在最低環境負荷的前提下,營造安全、健康與舒適的居住環境,達到住戶、建築與環境的共存共榮。

部份環境共生住宅更進而從人性的需求出發,除了要跟環境共生,也要與高齡者、幼童、寵物親善。這類崇尚自然與民胞物與的住宅設計觀念,在國內住宅一片強調豪華的潮流中,尤其顯得可貴。

台北市政府目前設立的「臺北市永續發展委員會」,也號稱要達到「環境資源循環共生」的目標,將從今年開始以3年為期,推動「生態城市」與「環境共生社區」,並將「生物多樣性」理念納入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陳義頗高,但是目前仍處於宣示階段,尚未有具體推動措施。

深澤共生住宅 獲世界人居獎

日本聞名世界的環境共生住宅案例,以1997年在日本東京世田谷區完工的「深澤環境共生住宅」最為知名,這座總戶數70戶的社區,在昭和27年是一處總戶數39戶的都營住宅,住戶長年的相處與經營,具有良好的社區網絡,隨著人口高齡化的來臨,加上建物老舊,被東京都世田谷區列為「環境共生住宅建設推進事業」的指定基地,從1992年到1996年的協調整合與規劃施工,總算在1997年重建完工啟用。由於極具前瞻性,不僅榮獲日本建築家JIA環境建築賞,也榮獲2001年的聯合國「世界人居獎」(World Habitat Award 2001 )。

「深澤環境共生住宅」在規劃上以「綠」、「水」、「風」等3項主要元素,進行基地的配置計畫。

為了社區的通風採光與日照,將社區的棟距放大,並在社區中庭留設一處生態池與菜園,雖然以斜屋頂為主,但在平屋頂部分則被以綠化草皮;地坪盡量採用透水材質,讓基地有較佳的保水效果,此外,並加裝風力揚水設備與太陽能發電設備,竭盡所能節約能源。

社區也與周邊環境共生,建築配置採開放式,可以讓鄰居也能在社區穿越迴遊,而不是以圍牆和周邊環境區隔。社區的一角還設置高齡者的在宅安養設施,以類似「高齡安親班」的型態,接納周邊住戶的老人家,白天在此安養照顧。

親善住宅部落 配置深得人心

位於東京近郊的千葉縣幕張海濱,運用類似「生物多樣性」的觀念開發這處新都心,將不同街廓的住宅社區設計不同的造型與顏色,區域內並從住戶徒步與騎單車的需求著眼,營造出親切與友善的住宅聚落。

在環境共生住宅的推衍下,從人性的需求出發,除了與環境共生,甚至還與寵物共生。

寵物共生社區 人與牠當鄰居

預計在今年3月中可以完工的東京慕張海濱地區的22番街,是一座強調與「寵物共生」的社區,區內住戶只要遵照規定,就能在自己的家中豢養寵物。社區內設置寵物的動線與公共設施,如動物的運動場與清洗室等,盡量讓住戶的寵物也能獲得必要的照顧,並將寵物與住戶共生所衍生的問題透過規劃的方式解決。

三代同堂的家族如何共生,是一項高齡化社會的嚴肅課題。日本旭化成住宅公司的提案則採取兩棟連接,以類似「三合院」的建築配置,讓兩代之間各自獨立生活,也有部分的統一空間,這種互相依存又各自獨立的居住型態,也堪稱是一種共生別墅。

環境共生住宅小辭典

日本的環境共生住宅(Enviromental Symbiotic Housing ),類似國內的「綠建築」,或是歐美國家所稱的「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 ),是基於地球的環境保護,因應高齡化社會,與餘暇時間增大的社會背景,重視住宅內部的安全、健康與舒適,以及周邊環境的保護、協調與親和力所開發的住宅。目前日本國土交通省設有「環境共生住宅推進協議會」(www.kkj.or.jp )負責推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