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共生住宅 始终来自于人性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3日讯】自由时报 ◎记者沈居正日本采访报导

绿.水.风

人类.建筑.自然

日本环境共生住宅蔚为风尚

宠物共生、高龄共生

一切设计从人性出发

营造可依存又可独立

共存共荣的生活环境

最近国内执政党喊出“共生”的口号,共生俨然成为一时的政治显学。其实,共生不是政治的专利,日本早就有“环境‘共生’住宅”的提案。

最低环境负荷 最高居住品质

“环境共生住宅”引用生物的观念,认为在生物演化的过程当中,除了靠“竞争”来演化,也有以“共生”的关系来演化或生存。特别强调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规划、设计、生产、使用、维护、拆除等过程 )中,都以省能环保与节省资源为思考,在最低环境负荷的前提下,营造安全、健康与舒适的居住环境,达到住户、建筑与环境的共存共荣。

部分环境共生住宅更进而从人性的需求出发,除了要跟环境共生,也要与高龄者、幼童、宠物亲善。这类崇尚自然与民胞物与的住宅设计观念,在国内住宅一片强调豪华的潮流中,尤其显得可贵。

台北市政府目前设立的“台北市永续发展委员会”,也号称要达到“环境资源循环共生”的目标,将从今年开始以3年为期,推动“生态城市”与“环境共生社区”,并将“生物多样性”理念纳入社区总体营造。政策的陈义颇高,但是目前仍处于宣示阶段,尚未有具体推动措施。

深泽共生住宅 获世界人居奖

日本闻名世界的环境共生住宅案例,以1997年在日本东京世田谷区完工的“深泽环境共生住宅”最为知名,这座总户数70户的社区,在昭和27年是一处总户数39户的都营住宅,住户长年的相处与经营,具有良好的社区网络,随着人口高龄化的来临,加上建物老旧,被东京都世田谷区列为“环境共生住宅建设推进事业”的指定基地,从1992年到1996年的协调整合与规划施工,总算在1997年重建完工启用。由于极具前瞻性,不仅荣获日本建筑家JIA环境建筑赏,也荣获2001年的联合国“世界人居奖”(World Habitat Award 2001 )。

“深泽环境共生住宅”在规划上以“绿”、“水”、“风”等3项主要元素,进行基地的配置计划。

为了社区的通风采光与日照,将社区的栋距放大,并在社区中庭留设一处生态池与菜园,虽然以斜屋顶为主,但在平屋顶部分则被以绿化草皮;地坪尽量采用透水材质,让基地有较佳的保水效果,此外,并加装风力扬水设备与太阳能发电设备,竭尽所能节约能源。

社区也与周边环境共生,建筑配置采开放式,可以让邻居也能在社区穿越回游,而不是以围墙和周边环境区隔。社区的一角还设置高龄者的在宅安养设施,以类似“高龄安亲班”的型态,接纳周边住户的老人家,白天在此安养照顾。

亲善住宅部落 配置深得人心

位于东京近郊的千叶县幕张海滨,运用类似“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开发这处新都心,将不同街廓的住宅社区设计不同的造型与颜色,区域内并从住户徒步与骑单车的需求着眼,营造出亲切与友善的住宅聚落。

在环境共生住宅的推衍下,从人性的需求出发,除了与环境共生,甚至还与宠物共生。

宠物共生社区 人与它当邻居

预计在今年3月中可以完工的东京慕张海滨地区的22番街,是一座强调与“宠物共生”的社区,区内住户只要遵照规定,就能在自己的家中豢养宠物。社区内设置宠物的动线与公共设施,如动物的运动场与清洗室等,尽量让住户的宠物也能获得必要的照顾,并将宠物与住户共生所衍生的问题透过规划的方式解决。

三代同堂的家族如何共生,是一项高龄化社会的严肃课题。日本旭化成住宅公司的提案则采取两栋连接,以类似“三合院”的建筑配置,让两代之间各自独立生活,也有部分的统一空间,这种互相依存又各自独立的居住型态,也堪称是一种共生别墅。

环境共生住宅小辞典

日本的环境共生住宅(Enviromental Symbiotic Housing ),类似国内的“绿建筑”,或是欧美国家所称的“永续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 ),是基于地球的环境保护,因应高龄化社会,与余暇时间增大的社会背景,重视住宅内部的安全、健康与舒适,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协调与亲和力所开发的住宅。目前日本国土交通省设有“环境共生住宅推进协议会”(www.kkj.or.jp )负责推动。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