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六方會談 關鍵在于告別中共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28日訊】(大紀元華府蕭陽華盛頓報道)儘管上周北朝鮮總理朴鳳柱以罕見的高姿態造訪了北京﹐並獲中方最高規格會見﹐延宕已久的六方會談由于北朝鮮的缺席仍然不見進展。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艾瑞裡說﹐他認為每一方在“各盡所能”的促成此事﹐但是到目前仍不見北韓同意回到會談。萊斯訪問亞洲時也曾講希望中國能盡力促成此事—-似乎言下之意是中方還未盡力。

此前的中美經濟安全委員會就此問題的聽證會上﹐傳統基金會的伯碧達‧黃曾經語驚四座﹐提出解決北韓核武﹐出路在于告別中共﹐隔離北京。

黃說從北京角度講﹐它並不樂見統一的朝鮮半島﹐那樣它將失去對東北亞的地區力量上的制衡﹐它樂得維持目前對南北韓都是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同時將北韓作為自己與華盛頓之間的“緩沖墊”—這一“緩沖墊”是當年浴血戰鬥來的果實﹐北京是不肯輕易放棄的。

她還說回顧這兩年的六方會談﹐最大的負面作用在于使得北京成為主導角色﹐儘管從首爾到東京﹐從華府到莫斯科﹐大家都講“我們依靠北京來解決”﹐而北京所做的始終是對北韓運送大量的能源和物資。更加有害的是儘管北京一直說它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但它也同樣一直都在公開敦促東京和首爾來說服華府來“軟化”立場﹐採取更“靈活”態度﹐甚至支持北韓對美雙邊會談的要求﹐認為是美國應該採取更“真誠”的態度。

普遍認為六方會談之所以停滯是平壤在等待美國立場軟化—從等待11月可能的政權更迭﹐到等待新布什幕僚班子﹐到等待總統宣誓誓詞和國情咨文的內容。而黃則認為﹐與美國曾兵戎相見的平壤對華府的敵意和戒備是由來以久的﹐它所等待的應該不是華府的任何“軟化”﹐而是除華府外另外四方的反應—-任何對後者“不靈活”的指責﹐對使用武力的強烈反對﹐和對北韓談判的杠杆缺失—都使得整體對北韓的談判力下降。

她接著分析說﹐那麼為什么北京在玩這種兩面的把戲呢﹖因為北韓對北京來講是個複雜的命題 —- 一方面﹐在北韓核武問題上做掮客是很具誘惑力的同時也是獨一無二的在國際舞台上表演的首次重大機會—-同時北京希望朝鮮半島維持現狀﹐不要摧毀它的平衡。北京經常自己說﹐對北韓壓力太大而導致政權崩潰的話﹐會引起朝鮮難民涌入中國。但黃認為對難民的屠殺不會是北京最糟糕的夢魘—-難民是很棘手的問題﹐但肯定不會讓中國應付不了。另一方面﹐倒是南北朝鮮統一于自由民主的社會文化形態下﹐會讓北京覺得政治上極具危機感。更遑論美國到時在其邊界上可能的駐軍—-所以還不如讓其“友邦”來摯肘美軍﹐大陸好有軍事力量更集中在其他地方﹐比如台灣。

在黃開出的政策幾條建議中﹐最獲聽證委員印象的是美國應該提議三方會談﹐包括華府和南北韓。黃認為排除北京後﹐北京大概才會更快的採取合適的行動﹐來避免在東北亞戰略決定上被落在外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前談判特使談北韓核武問題
北韓指摘萊斯言論
平壤要求賴斯為其言論道歉
曾仁全:第二個薩達姆挑戰極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