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動態】台灣大紀元下週起改版日報

強調全球華人視野 給台灣一個真實的中國與世界 半年內將發行全台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3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一靜/台北報導)繼《聯合報》與《紐約時報》合作之後,台灣的媒體市場又有新變化!發行四周年的台灣《大紀元時報》,三月十四日起將從週報創刊為日報,成為台灣第一份強調全球華人視野的日報。初步每日發行五萬份,第一個月台北縣市的民眾可在中油加油站免費索取,預計半年內發行全台。

在港臺同時擁有日報 將設龐大經營部

「大紀元新聞集團」在二○○○年於美國紐約創辦,以非營利的性質贈閱發行,至二○○五年已發行全球三十個國家及地區,遍布歐、美、亞及大洋洲,是全球發行地區最廣的報紙,包括美國紐約及洛杉磯、加拿大多倫多和溫哥華、澳洲、香港、英國、法國、德國、瑞典、瑞士、奧地利、以色列、俄國、日本、韓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臺灣大紀元日報立足臺灣,面向國際。臺灣大紀元日報將成立龐大的廣告經營部,發揮大紀元全球發行網絡的優勢,配合臺商走向國際。另外,香港日報今年一月在香港發行,每日發行量約五萬份,也給臺灣大紀元日報的廣告客戶提供了新的市場。

大紀元時報是全球發行範圍最廣的報紙,在香港和臺灣同時擁有日報,在亞洲的日本、印尼、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同時有大紀元周報,大紀元報系在亞太地區獨一無二的網絡優勢能給臺灣大紀元日報廣告客戶提供的特別的服務和特別價值。

全球發行最廣的報紙

中文《大紀元時報》全球每週發行一百二十萬份,已是全球發行最廣的報紙。二○○四年八月開始創辦英文版,德文、法文、俄文等語版則陸續發行,日文及西班牙文的語版目前也在籌備中,屆時《大紀元》又將成為最多語種的報紙。

「大紀元」新聞網則成立於二○○○年八月,截至二○○五年,每日點擊量超過一百萬次,遇有重大新聞時可突破一百五十萬次,已成為海外最大的華文網站之一,並名列「創世紀百大排行榜」第六十五名。

一份獨立于任何政治勢力之上的非營利性報紙,為什麼能夠在短短四、五年間創下這樣的紀錄?

「原因在於我們是敢講真話」,大紀元總編輯郭軍說:「重大新聞我們都能夠忠實報導、不迴避有爭議的議題,關注人權和信仰自由,立足社區、放眼全球。」

誕生於失真的媒體環境

回溯到四年前的美國華人僑界,人口將近二百九十萬,約占美國總人口的1%,是亞裔中最大的群體,中文也成為繼英文和西班牙文之後第三大語言,但60%以上的華人承認英文能力有限,必須依賴中文媒體提供資訊。

當時的中文報紙僅有《僑報》、《明報》、《星島日報》及《世界日報》,都不同程度的暗藏中共滲透及收編的陰影和壓力。

據美國Jamestown基金會二○○一年十一月〈中國政府是如何試圖控制美國的華語媒體的?〉研究報告指出,《僑報》受控於北京,《星島日報》的老闆港商何柱國是中共「全國政協委員」,《明報》則在香港一九九七年回歸前由馬來西亞籍商人收購,此商人與中國的商業往來密切。

郭軍說:「任何會觸及中共敏感神經的新聞,像是法輪功、美國九一一事件、SARS疫情真相、美國總統大選、投資中國的陷阱等,都會被粉飾或形成親共輿論,再輸回中國大陸並配合中國媒體的呼應,以利統治或招商。」

她說:「基於正義感及使命感,我們集合一群兩岸三地的華人,創辦了一份純淨而獨立的中文媒體,這就是《大紀元》的由來。」

揭穿中共布下的驚天黑幕

這份獨立辦報的媒體,一路走來石破天驚,許多中共極力隱瞞的新聞真相在《大紀元》曝光,諸如民間維權運動、法輪功及地下教會被迫害、揭露SARS疫情的蔣彥永醫師、六四事件、香港五十萬人反二十三條立法等,不僅幫助西方世界獲得第一手真實的中國新聞,也吸引許多中國大陸網民突破封鎖爭相閱讀。

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美國移民,也因此而驚醒了「祖國夢」,一位「He Yuan」在《大紀元》網站上留言:「我第一次看到了抗日戰爭的全貌,我心中從未敢質疑的神話開始被顛覆了。」

二○○四年底《大紀元》再度推出九篇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剖析中共的本質並預言其崩潰在即,震撼全球華人社會!香港七十萬份《九評》特刊在兩週內被索取一空,「看過《九評》沒?」也成為大陸民眾最新的見面問候語,此舉更令中南海寢食難安,暗地四處追查《九評》的作者。

「《大紀元》的存在,就是要打碎中共通過媒體苦心建造的虛幻世界,還給華人一個真實的中國與世界。」郭軍說:「我們要力挽華人因遭中共煽動而相互仇視的損失,或淪為迫害人權的幫兇悲劇。」

半年內發行全台

焦點再移回台灣,關於推出台灣的日報的構想,郭軍表示:「台灣做為華人社會的一分子,自由民主及保存傳統中華文化,堪稱是華人的先導,我們除了將全球華人的訊息帶給台灣,也願意將台灣社會的心聲向全球華人傳播,達成交流。」

台灣《大紀元時報》從三月十四日轉型為日報之後,初步在中油加油站讓民眾免費取閱,第一個月每日先在台北縣市發行五萬份,第二個月擴及高雄縣市,計畫半年內發行全台。

每週六還將出刊週末版日報,因涵蓋原來週報的讀者,將發行七萬份。原來的週報訂戶並不受報紙轉型為日報影響,仍以郵寄的方式送報。

給台灣未來一份最好的媒體

台灣的媒體市場競爭激烈,一份強調全球華人視野的報紙勝出的機會在哪裡?台灣《大紀元時報》新任總編輯鍾谷蘭說:「台灣報界普遍以當地新聞優先,但全球的視野略顯不足,此外,媒體也會對中國新聞的真相多所迴避,台灣目前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很密切,台商需要最詳實的中國新聞,我們正好可以提供。」

鍾谷蘭還說:「台灣的媒體長期以來也遭民眾抗議,因意識型態所致而不夠客觀或是過於羶色腥,我們的報紙正派而清新健康,也能滿足社會對媒體改革的期待。一份好報紙應該引領社會人心向善,我們將帶給台灣社會未來新紀元中最好的媒體。」

學習臺灣同行的經驗 進軍大陸

大紀元總編輯郭軍還說:“大紀元在臺灣發行日報,對大紀元來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這不僅僅是因爲臺灣有二千三百萬潛在的讀者,也不僅僅是大紀元本身的擴張,更重要的是,在臺灣,這個我們華人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實現了民主、自由、富強的地方,在這個有充分的新聞自由實踐的地方,在這個保留中華傳統文化的地方,大紀元可以學習臺灣同行的經驗,體會中文報業在一個自由民主的母語環境下,如何把握自己的角色,如何發揮媒体的功能。”

她表示:“因爲未來的某一天,這些經驗,必定會在中國大陸發揮作用。而我個人和大紀元所有同仁都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

相關新聞
婦女自我照護 逾40歲可補充更年期所需營養
反酷刑團體譴責侵害婦女案例增加
新聞幕後╱一件送修品 扯出一樁大竊案
克林頓十日心臟手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