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初始狀態一度呈「液體狀」

標籤:

【大紀元4月21日訊】美國布魯克海文(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超熱、超密狀態,他們使金離子以接近光速彼此對撞,他們發現了夸克膠子電漿態。

夸克膠子電漿態被認為呈現在宇宙誕生後幾毫秒,此狀態過後才產生了現在所知的物質構成。

據BBC報道,這些實驗結果已經在科學界引起波動。佛羅里達的美國物理學會得到了這些研究細節,研究還將在核子物理學期刊上的幾個論文中發表。

這些試驗為瞭解宇宙形成的物質和能量提供了許多細節。據認為這項研究能夠幫助科學家解釋宇宙大爆炸以後幾毫秒後的狀態。

物理學家透露,他們將金原子核高壓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高熱、密集物質。

高能撞裂原子核,暴露出被稱為夸克和膠子的最基本粒子。這些粒子呈現幾乎完美的”液體狀態”。

研究人員總結了四個合作進行的實驗,這些實驗被稱為勃拉姆斯(Brahms),鳳凰( Phenix),火衛一( Phobos)和恆星(Star),都在布魯克海文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上進行。

雖然金離子高速相撞發生的規模很小,但是相撞產生的能量足夠「融化」構成原子核的中子和質子,使得更小的夸克和膠子在極短暫的時間內自由游離。

在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兼職的巴斯說,這種液體狀態不同於氣體,它包含很強的相互作用,這種夸克膠子電漿態有點像稀釋的氣體,粒子能夠自由流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宇宙雲」是毀滅地球生物的殺手
事已至此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宇宙是個奇妙的地方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弗蘭克.威爾澤克教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