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口老齡化步伐加速 傳統家庭結構還能維持多久?

標籤:

【大紀元4月28日訊】(亞洲時報記者Marwaan Macan-Markar 4月28日撰文)曼谷 — 隨著亞洲地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的老齡化,亞洲多年來給國際社會留下的兒女照顧銀髮父母的形象正受到嚴峻考驗。聯合國官員表示,由於該地區即將成為全球老年人人口最多的大陸,亞洲政府有必要採取照顧老年人的新措施。

總部位於泰國曼谷的聯合國亞太地區經濟與社會委員會(簡稱亞太經社會,ESCAP)執行秘書金學洙(Kim Hak-Su)周一向記者表示:“亞洲在未來50年內的老齡化步伐將會加快。”根據ESCAP對地區經濟和社會狀況進行調查後所做的2005年年度調查,10%的亞洲人口,換句話說3.26億人超過60歲。

ESCAP的預測甚至更加令人憂慮:亞太地區在未來半世紀有望出現最快速度的人口老齡化。根據這家聯合國機構的預測,到2050年,亞太地區的老年人口將超過12億,占地區人口的近23%,占全世界老齡人口總數的近63%。

該報告還指出了一個現象:在兩性之間,婦女往往比其配偶要多活不少年頭。根據該報告,“60歲以上婦女占總人口的比例將由2000年的5%增至2050年的12.4%。”60歲以上的男性占總人口的比例在同時期內將由4.3%增至10%。

經濟最發達的日本最能體現該地區面臨的這種挑戰。金學洙估計:“到2050年,近42%的日本人將會超過60歲。”中國擁有全球63億總人口中的13億,也是ESCAP感到頭痛的國家,因為估計中國到2050年會有30%的人口,即4.37億超過60歲。

這種人口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地區醫療服務的改善,包括成功戰勝瘧疾和霍亂等致命疾病。各國的人口控制措施也推動了人口結構的老齡化。ESCAP報告指出:“亞洲與太平洋地區的平均壽命已經分別由41.4歲和60.9歲增至67.4歲和74.4歲,增幅分別為63%和22%。”這也是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原因之一。

難怪人們要懷疑亞太地區兒女照顧銀髮父母的長期傳統難以為繼。這種優良的傳統在我們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還能維持多久呢?從當前來看,這種為家庭成員提供安全感的傳統秩序依舊占主導地位。ESCAP負責社會事務的主任西爾瑪· 凱(Thelma Kay)指出:“令人欣慰的是這種家庭結構還未解體。亞洲地區大部分老年人都老有所養。”

與此同時,老年一代與該地區政府越來越意識到一點:建立養老院(目前在西方很盛行)不是解決地區人口迅速老齡化的靈丹妙藥。非政府組織國際長青協會(HelpAge International)東南亞規劃署的負責人Usa Khiewrord接受IPS採訪時說:“亞洲人不喜歡你們西方人的老年人制度,因為它們不符合我們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金學洙指出,該地區政府有必要找到一個“適合亞洲的模式”,目前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韓和印度都在探討更好的照顧長者的方式。各國在討論這一點時還必須考慮到其他一些因素,如改變養老金和醫療制度、反思勞工政策及糾正與老年人相關的歧視政策。

金學洙指出:“目前在亞洲地區普遍存在的‘現收現付’公共養老金制度(即由在職職工承擔已退休職工的社會保障成本的制度)隨著退休人員與工作者的比例日漸增大將‘不堪重負’。政府可能受到公共債務的壓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經濟學家稱澳經濟處於危機關頭應盡快改革
【九評征文】孫文廣:殘害生命「一胎化」
吸引外國技工 澳洲移民政策巨幅改變
【九評徵文】孫文廣:「一胎化」與「大躍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