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羅慧夫大愛 「菲」常關懷唇顎裂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碧╱台北報導)「把愛傳出去」不單只是給他魚吃,還要教他釣魚,長期關注唇顎裂病童健康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上週赴菲律賓義診時,不僅提供當地貧窮患者免費手術,也轉贈財團法人國合會贊助價值一萬五千美元的手術用縫線、醫療及復健器材,讓當地的「種子醫師」學成後,可以幫助更多孩子。

正在長庚醫院受訓的華裔菲籍外科醫師陳傳賢昨天表示,菲律賓因大多數民眾信奉天主教,相當不能接受節育或優生學的觀念,因此常會有父親或母親是唇顎裂患者,子女也遺傳唇顎裂。

當然也有父母都正常,但生出唇顎裂孩子,加上民眾普遍低所得,該國採取沒有工作者就沒有社會保險制度,以致唇顎裂問題在菲律賓相當嚴重。

由於唇顎裂患者不單只是嘴巴開開,也有人合併鼻子畸形,像這次接受義診的六歲女童Davlyn Sotello的鼻子就像花瓣一樣,有三個鼻孔,使她常受到美麗的妹妹欺負,她更自卑地不敢照鏡子,因此義診團替她手術,讓她成長的過程不必備受歧視。

統計顯示,大約每六百名新生兒中,就有一人是唇顎裂,這次國內醫療團在菲國義診的廿三名患者中,就有四人逾廿四歲,從未接受過任何治療,以致成長過程中,備受異樣眼光。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創辦人羅慧夫醫師雖然已七十六歲,退休返美,但是此次他仍從美國坐了卅多小時的飛機赴菲律賓,指導當地醫師動手術,因為他深信「一小時的手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像這次他就再度探訪長期關懷的民答那峨唇顎裂街童羅伊(Royel)中得知,羅伊已從三年前用頭巾蓋自己嘴巴,在街頭賣掃把的小孩,變成有自信且獲選為模範生,更讓他堅信,幫助唇顎裂兒童不單只看見他外表的需要,還要提供他實質需要。

羅慧夫希望台灣民眾能加入關懷菲國唇顎裂患者的行列,讓更多人可以像羅伊一樣,不必再用手或頭巾等蓋住自己的臉,自信地面對外在眼光。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