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週出現凹洞量 法人:1個月內漲升機率高

標籤:

【大紀元5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台北一日電)台股4月受財報效應、美股大跌等因素影響,盤勢表現不佳,最後1週量能更萎縮到2400餘億元,創去年8月以來最低量。法人指出,台股近3年來一旦出現週凹洞量,半個月至1個月內幾乎都會漲升,平均漲幅將近1成,投資人對5月行情不須太過悲觀。

4月份的台股正值年報及季報密集公布期,市場疑慮四起,部份上市櫃公司因35號公報提列損失,獲利大幅縮水,導致股價疲弱不振,加上美股大跌,全月下挫187點,跌幅3.12%,最後一週成交量萎縮為2413.65億元,創下去年8月以來的週最低量,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鑑於上述因素,市場對台股5月行情普遍抱持保守態度。盛華投信經理蕭文峰表示,民國91年以來,台股共出現9次週凹洞量,但之後半個月,大盤有8次呈上揚走勢,其中7次漲幅逾8%,最高漲幅更達13.75%,僅有1次微幅下跌0.42%,平均漲幅有8.27%。

而在這9次週凹洞量後的1個月,有7次大盤漲幅在7%以上,最高漲幅達22.60%,有2次小幅下跌0.1%到1%,平均漲幅達9.90%。蕭文峰說,若以此推論,台股在經過籌碼沈澱及指數修正後,已蓄積上漲的正面能量,5月間重返6000點的可能性頗高,投資人對5月的行情實在不須太過悲觀。

蕭文峰認為:美股走勢、兩岸關係、MSCI加重台股權重帶來的資金動能、除權息行情等因素,將主導5月的台股表現。目前看來,除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可能是較大的潛在利空因素外,其餘都可能朝利多方向發展。

他指出:就產業來看,晶圓代工、TFT族群的財報表現優於預期,展望偏向樂觀,景氣在第2季提早落底的態勢明確,可有效支撐電子股及大盤指數,加上金融股修正幅度已大,第1季季報公布後應不致再大跌,因此台股第2季低檔應不會偏離5700點太遠。不過,塑膠、鋼鐵股長期景氣趨緩,指數突破前波6267點高峰的可能性也不太高。



相關新聞
美元貶台股漲  新台幣兌美元勁升1.26角
跟隨日元韓元升值走勢 台幣今升1.26角
台股早盤反彈無力紅翻黑
朱家祥:台股6月回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