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中國當代生活中的荒誕現象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27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天溢採訪報導)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在六四16週年前夕,邀請定居在英國的大陸著名作家馬建演講「中國當代生活中的荒誕現象」。馬建就讀者問題,具體談了對文學和政治的關係的看法。

在六四16週年前夕,上週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邀請了定居在英國的著名中國作家馬建,在倫敦市的一個大型文化藝術中心,公開舉行了一次有關中國當代文化和生活問題的演講討論會。為此,星期一,記者採訪了馬建先生,請他介紹了這次討論會的情況和內容。

馬建:這個演講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因為他們選的題目是:中國當代生活的荒誕現象。

關於他演講的內容,馬建先生介紹說:「我先是介紹了我的《拉麵者》小說這個寫作的背景,是在六四之後一年以後就出版了,也就是說是第一部直接面對六四的一個長篇小說。當時我就介紹了一下我回到北京以後,我發現北京人的那種變化,他們像一個麵團一樣,被拉來拉去,一會兒他們可以是這個形狀,一會兒又變成另一個形狀,在整個《拉麵者》的過程中,我認為就是毛澤東那個幽靈始終是中國人的『拉麵者』,這就我小說寫作的結構。」

從這個問題出發,在演講後,作家和讀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馬建:主持人問了關於文學和政治的問題,我談的稍微多了一點,因為後來大部分的讀者問的問題比較這方面傾向,這個問題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文學和政治的關係,馬建先生認為:「作為一個西方作家,他們可能不會是把政治放在第一位,但是作為我們一個專制國家出來的作家,政治始終在追著我們,我們可以說非常反感政治,但是我們寫到的每一個年代、每一個人物、每個人說出來的話,恐怕都是政治。所以政治對我們來講就是我們的記憶,就是我們的終身經驗,我們沒辦法拋棄它。」

為此,馬建認為,感覺不到這點,是對生活缺乏敏感;逃避這點,是膽怯和虛偽;不能直接或間接的揭示這個問題,則肯定是膚淺和流俗。

倫敦大學當代文學研究所所長、亞非學院東亞系系主任賀麥曉教授主持了這次演講討論會。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旅英作家馬建的《紅塵》獲英國旅行圖書最大獎
【專訪】《紅塵》作者:中共党史—紅色政權殺人史
馬建的長篇小說《拉麵者》英文版五月六日在倫敦出版
【專訪】旅英作家馬建談《拉面者》在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