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肉毒桿菌素

文/曾怡菁(耕莘醫院藥劑科藥師)

人氣 20
標籤:

【大紀元5月8日訊】前陣子新聞媒體紛紛報導許多演藝人員藉注射肉毒桿菌素來保持光滑的皮膚,頓時使得肉毒桿菌素成為十分熱門的除皺療法。肉毒桿菌素原來是一種由肉毒桿菌所產生的神經毒素,人們如果食用這些受肉毒桿菌污染的食物後,毒素就會進入血液帶到全身各處,而引起頭痛、頭暈、複視、吞嚥困難、肌肉無力、甚至呼吸困難。而肉毒桿菌毒素的研究起源自1920年,經過動物及人體試驗,直至1989年,肉毒桿菌毒素A型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正式應用於臨床治療。

肉毒桿菌毒素是由厭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所分泌的一種神經外毒素,具有7型,即A、B、C、D、E、F、G。目前A型毒素最為廣泛的使用,因其具有容易純化及作用時間長的特性。在生物化學構造上;它是一種單鏈多月生物質,此分子結構可經由特殊的酵素水解,轉化為具有毒性的活化物。所以當肉毒桿菌毒素被注射入人體時,它會作用於末梢神經中的膽鹼神經末端(Cholinergic nerve ending),而抑制突觸前神經乙醯膽鹼素(acetylcholine)的釋出,造成局部肌無力的現象。

醫學臨床上用於肌張力不全症、眼瞼痙攣症、斜頸症、寫字性痙攣症及其他局部性張力不全症、半面痙攣症、斜視、腦性麻痺症、中風後的肌強直或關節扭曲變形、消除皺紋及美容等症狀。

肉毒桿菌毒素的療效並非是永久性的,一般而言,在注射後約數日開始見效,大約需要1至2星期才可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雖然注射肉毒桿菌毒素的藥效會於3至4個月慢慢消失,但是肌肉的鬆弛效果,與姿勢、動作上的改善有時可以持續超過一年以上。因其效力是局部性的,所以選擇適當的肌肉接受注射是成功治療的先決條件,目前國內經衛生署核准且健保局有條件給付的肉毒桿菌毒素A型有BOTOX®與Dysport®,一支BOTOX®的注射劑含100單位,Dysport®含有500單位,而BOTOX®的1單位相當於3至5單位Dysport®的效力。

而過量的注射後在副作用上會導致局部肌肉無力,但不是永久性的,肌肉的力量會隨藥力轉弱而變好,約2%至5%的病患會有局部併發症的產生,如注射位置的疼痛、眼瞼下垂、乾眼、複視……等,不過這些現象都屬暫時性的。由於毒素和神經末梢受體的高度結合性,全身性的吸收量很少,所以全身性的副作用,如全身無力、呼吸困難等相當罕見。

目前歐美各國對於「肌張力不全症」主要以局部注射肉毒桿菌毒素A型為第一線的治療,有90%以上的病人症狀獲得解除或減輕許多。近年來也有許多研究將它運用於多汗症及減少流口水方面,而其消除皺紋的新應用,更為許多病患及愛美人士提供了另一個治療的新空間。 ◇

本文由耕莘醫院www.cth.org.tw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拉皮也可午間美容  不必動刀不必麻醉
華仔不打針不做臉
全美矚目肉毒桿菌醫療訴訟上演
意大利醫師呼籲不要太早做整型美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