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民仁:重振我國學運對政治制衡的優良傳統

陸民仁

人氣 43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孫文廣: 介紹一篇臺灣學者論學運的文章

臺灣一位近八十的經濟學者,回顧八九學運,寫了一篇關於中國學運的文章。一般人論述中國學運,多從“公車上書”開始,他則先講“東漢” ,一般人對學運,多評成敗,他卻更多講長遠影響。值此六四16周年之際,我將該文介紹出來,供有心人參考。

去臺灣,常到“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在那裏認識了陸民仁先生,陸先生1926年出生於大陸,是臺灣著名經濟學家,但非常關心大陸,家有很多大陸禁書,我常問他借書看,並向他請教問題,攀談之間,他給我一份自己寫的《重振我國學運對政治制衡的優良傳統》,該文在一次財經研討會上宣講過,並未公開發表。征得他的同意,在網上發表。

2005年6月1日于山東大學

一、 前言

我國歷史上的知識份子,特別是尚未透過科學進身仕途的讀書人,及政府所設最高學府的太學生,秉承儒家的傳統,往往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志向,以天下為己任,當遭遇國家政治上的腐敗,小人權奸當道,且有外族侵淩,隨時有國破家亡的危機時,往往不顧個人安危,秉持正義的原則,奮身不顧,發而為一種群眾運動,亦可稱之為學運,以圖拯救國家於危亡,恢復社會的正義,雖殺身而不顧,雖失敗而無悔,其中成功者有之,失敗者更多,但不論當時的成敗如何,對當時的政治,均有莫大的影響,並形成為我國歷史的一優良傳統,供後人崇拜並憑弔。其中較重要者有下列諸項。

二、歷史上重要的學生運動

東漢的太學生及黨錮

東漢末年皇帝幼沖,宦官及外戚專權,且互相傾軋,此起彼覆。朝廷則賣官鬻爵,賄賂公行,弄得民不聊生,民變四起。正直人士,不滿政局日益腐敗,思挽狂瀾於既倒,與社會上堅貞的清流人士相結合,臧否人物,思扭轉政局,但不為腐化的宦官及外戚所喜,稱之為黨人,不斷予以迫害,不是遭殺身之禍,即被投入牢獄,史稱黨錮之禍,如李膺、陳蕃等眾望所歸人物,均未能免禍。太學生郭泰及賈彪等率太學生三萬餘人,伏闕上書,為李膺、陳蕃等申訴,請求複其名譽,一時天下為之震動。此舉雖無力扭轉政局,但在歷史上卻留下了相當的影響。不久黃巾亂起,終使東漢覆亡,進入魏晉三國分裂之局。

北宋的太學

北宋徽宗時期,國勢日漸衰弱,遼金等強鄰,相繼壓境,雖宋與金聯盟,滅了遼國,但後起之金,對宋之威脅更大,不斷出兵侵宋,數度兵臨黃河,威脅汴京。而徽宗身為昏君,不但不思振作,卻寵信蔡京、童貫、朱面力等奸佞,生活奢侈浪費,且大興土木,浪費國家財源。時主戰派李綱,遭到排斥,徽宗內禪于欽宗時,太學生陳東等一千餘人,伏闕上書,請斬蔡京等六賊,並重用李綱。欽宗受理,罷斥六賊,起用李綱,但不久受群小包圍,又罷斥李綱。靖康元年二月,陳東等人又上書為李綱訴冤,但此舉終未能挽救大局,金兵攻進汴京,擄徽、欽二帝及宗室二千餘人北去,北宋滅亡。

明末的東林及複社

明末天啟年間,熹宗年稚昏庸,不理朝政,宦官魏忠賢勾結熹宗乳母客氏,壟斷朝政,結黨營私,形成所謂閹黨。無恥官吏,紛紛投靠,幹兒義子滿天下,不但為魏閹大建生嗣,且尊之為九千歲。其時東北後金王朝,聲勢日漸強大,不斷對明廷侵逼,且不時入關擄掠,明廷為應付外敵,軍事及財政日見窘迫。國內則因歷年對外用兵,賦稅日重,人民不勝負荷,紛紛逃亡,強悍者則形成流寇,李自成、張獻忠則勢力日張,攻城掠地,對明廷形成強大威脅,大有朝不保夕之勢。此時正直之士,眼見外敵日侵,流寇之患又如燎原之勢,朝廷中則皇帝昏庸,閹黨則氣焰熏天,且不斷對正直朝臣,大勢迫害,不是予以殺戮,即加以囚禁。眼看國無寧日,既不願與閹黨同流合污,亦不甘視若無睹,乃紛紛脫離朝廷,回鄉辦學,如顧憲成之輩,乃返回無錫,成立東林書院,聚徒講學,且不時臧否朝廷,月旦人物,不但與閹黨為敵,且隱然操人事升遷之權。閹黨為之不安,仍然不斷予以迫害,使正直之士,竟難容於天地之間。雖然明思宗崇禎即位之後,誅戮魏忠賢及客氏,但餘孽未能盡除,不久又複死灰復燃。東林被壓制後,正直之知識份子,不甘受制,後又成立複社與幾社,繼續與閹黨抗爭。但內憂日亟,外患日凶,終於因李自成攻入北京,思宗殉國,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朝因之覆亡。但東林複社,仍保留了社會之正氣,為後人所崇敬。

清末的公車上書與變法

自鴉片戰爭以後,滿清的國勢日漸淩夷,西方列強挾其船堅炮利之軍事實力,紛紛肆其帝國主義的侵略伎倆,要求中國出讓各種權利,甚而賠款割地,開闢通商口岸,使我國淪為次殖民地之地位,而當政者則複恬不覺悟,一味自大保守,以天朝自居。在慈禧控制政權時代,則奢侈浪費,以天下之財力供其一人之享樂,甚至不惜挪用建立海軍軍費,修復頤和園,供其遊宴,有識之士無不以國勢安危為憂。與我國相反的,日本原本為一閉關自守的國家,其國土及人口,遠落於我國之後,但明治天皇,卻能看出世界潮流之所趨,知不變法,則今後將無以立國,故毅然變法維新,不過二十多年使日本即成為一強大之國,並亦搭上西方列強帝國主義之列車,一戰勝我國,再戰勝俄國,強割我臺灣、琉球,並獲得巨額賠款。我國有識之士,鑒於日本之先例,亦知不變法不足以自強圖存,故在光緒二十一年,學子乘進京會考之際,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之舉子,公車上書,要求政府能效法日本,變法圖強。光緒帝本一有思振作之君主,為此大受震動,於光緒二十四年乃毅然下詔變法。但帝力不敵朝中守舊勢力,在保守朝臣的策動之下,慈禧毅然發動政變,幽囚光緒帝,殺戮主持變法之六君子,使變法之舉不足百日即胎死腹中。複因變法之舉,乃轉恨及西方列強,在義和拳的煽動下,不惜對列強宣戰,終而造成八國聯軍之大禍,帝後蒙塵出奔,並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合約,我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使國勢更為衰弱,終因導致辛亥革命之成功。

民初的五四運動

辛亥革命以後,袁世凱竊據政權,民國並未能順利建立。複因其帝制自為,想做皇帝,雖經全國反對而失敗,但卻造成了民國初年的軍閥政府,不同派系的軍閥,稱雄割據,窮兵黷武,爭權奪利,全不以國家的安危,人民的福利為考慮,對內則爭奪地盤,橫徵暴斂,對外則犧牲國家權利,大借外債,以作擴充武力之用,弄得民不聊生,國將不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國雖未正式派出軍隊,但卻派出大量華工,赴歐洲戰場服役,戰爭結束時我亦忝為戰勝國,理應乘此取消與列強訂立不平等條約。但巴黎和會上,我不但未獲得應有之權益,大會反把德國在我國山東強佔之權益,未得我國同意,擅自轉讓日本,並擬迫我代表簽字。消息傳到國內,舉國譁然,當時在北平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大專院校,立刻罷課遊行,要求政府不得簽字,此即五四運動。此一運動立刻獲得全國響應,罷課、罷工、罷市。當時學生們提出之口號為“內除國賊,外抗強權”,雖亦曾發生火燒趙家樓事件,並未造成重大的流血慘案。政府受此運動影響,亦命令和會之我國代表不得簽字。此一運動當時屬政治外交性的,對內亦對外,但此一運動的影響卻帶來了新文化運動,造成了我國文化的復興,其影響可謂相當深遠。

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

一九八九年,大陸同胞為悼念胡耀邦逝世,北京大專學生,紛紛進了廣場,靜坐請願。由學生而影響及社會人士,各階層各團體都組隊進入廣場,以表達不滿及希望實行民主之希望,並推派代表要與政府對話。學生團隊並塑造出民主女神之像,豎立於廣場。當時中共政府之對話,並未能獲得學生之滿意,且人民日報之社論,將此運動定位為旗幟鮮明的動亂,表示要予以鎮壓,此一行動,更引起學生之反感,由靜坐而開始絕食,情勢日趨緊張,可惜學生領導部門未能見好就收,讓運動的影響在社會逐漸體現,政府領導部門也未能予學生以同情的安撫,卻調動大軍,以圖鎮壓,於是一發不可收拾,終於導致史無前例的流血事件,在坦克機槍的出動下,此一運動雖然被強力鎮壓了,但中共政府的形相,在全世界人的面前卻也徹底破壞了。

三、學生運動發生之原因

在我國歷史上何以會發生這許多次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試予分析,則有主觀及客觀的原因。
就主觀的一面言,學生運動的主體是學生,他們是高級知識份子,多接受傳統的儒家思想,抱持誠正修齊治國平天下的抱負,一旦獲中科舉,即能平步青雲,置身于官僚行列,一展其為國為民的夙願。縱然未能得中,也會抱持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志趣,而常能以天下事為己任。而高智識分子的學生,又是富正義感的一群,不重視個人的利益,而將國事天下事,列入事事關心之列。一旦發現政治腐敗,領導者昏庸,社會綱紀破敗,甚而權奸當道,外侮迫侵,在上者既爭權奪利,不顧人民死活,在下者則戰亂頻仍,民不聊生,既不能救民於水火,又不忍視而不見,只有群起發為運動,對在上者盡進言之責,希望能有所更新,挽救危亡,使整個國家社會不至於崩潰。

到於客觀的原因,則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社會出現了極大的危機;分別言之,又包含了政治的、經濟的、外患的,甚而道德倫常上的敗壞,使整個社會有淪亡之虞。就政治上的敗壞說,在我國專制帝王時代,往往會出現帝王幼沖,政權下移,或個人昏庸,奢侈浪費,導致殘民以逞。如東漢末年諸帝,登位時多屬幼兒,皇權下移于外戚與宦官,而此兩者之間又相互爭權,導致互相殺戮。漢靈帝則公開訂價賣官鬻爵,任用群小。宋徽宗則不顧人民生活,橫徵暴斂,興建宮殿園林以滿足個人私欲,為此排斥正人君子,利用群小,終至外患日亟導致亡國之禍。

明末萬曆皇帝,則是中國歷史上最懶惰之皇帝,數十年不上朝,官吏空缺不補,而關外後金卻日見坐大,對明朝天下虎視眈眈,國內則流寇已起。熹宗則為愚劣之頑童,熱中于做木匠,不理朝政,使魏忠賢得以竊弄皇權,荼毒天下。思宗雖思振作,但卻剛複多疑,不識人才,終於不能挽明朝覆亡之命運。滿清末年慈禧專政,作威作福,圖一人享受,終於斷送了國家之命脈。民國初年則軍閥割據,爭戰不歇,人民賦稅負擔奇重,而列強則不斷侵略,在我國取得多種特權,內優外患,使民不聊生。凡上述種種現象,終使充滿正義感之智識分子及學生,不甘沈默,而發為救亡的學生運動。此外官吏的失職,諫官的不能糾舉,禦史的不能彈劾,行政官員的尸位素餐,政府解體,民如倒懸,亦都是導致學生運動的原因。

經濟上,或則由於天災頻仍,人民流離失所,不是填溝壑,即是鋌而走險,淪為盜賊流寇。或則政府橫徵暴斂,民不堪命,不是棄地逃亡,即是揭竿而起,進行抗爭,如明末為剿流寇,及防禦後金,除正賦外,又加征遼餉,剿餉,練餉等,使守法人民無法負擔,不得不鋌而走險。

在外患方面,如北宋的遼金與西夏,隨時都對宋朝形成嚴重的威脅。明末的後金,則虎視眈眈有進兵爭奪中原的野心。清末的西方列強,不斷對我國進行軍事侵略,每次均要求割地賠款,開埠通商,設置租界,獲得治外法權,並廣及于內河航行權,礦產開採權,內陸駐兵權,鐵路修建權,外債壟斷權等。使我國國不成國,成了列強眼中的次殖民地。

在社會倫常敗壞方面,東漢末年,宦官專權,不但紛紛獲得封候之爵賞,而十常侍則更是氣焰熏天,世人側目。明末魏忠賢以一閹人,自稱九千歲,幹兒義子滿天下,生祠亦滿天下,世人不知有坐著的皇帝,但知有站著的皇帝,官場羞恥之心蕩然。皇帝乳母客氏,與魏忠賢相勾結,得封為奉賢夫人而權傾天下。滿清末年,慈禧以一母后,霸佔政權,不容皇帝親政,而任用小人與閹人,弄得賄賂公行,國無寧日,凡此皆使正直之士,尤其是智識分子,無法袖手旁觀,而不得不出之以集體的請願行動。

當然在中國歷史上,亦無新聞媒體發揮輿論的辦量,亦使智識分子認為當仁不讓,而要表現出監督的功能。

四、學生運動之結果及影響

前述我國歷史上的學生運動之結果及影響如何?由於觀點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簡單的說,上述學生運動,除少數當時似乎發生了正面的影響,絕大部分當時卻是失敗的,領導者且曾遭受到政治上的迫害。但如果就長期觀察,都收到了深遠的影響,在歷史上都有相當的貢獻。

就當時有所成就的學運說,東漢的太學生上書,為清流黨人表推崇之意,則深得當時社會的認同,且為不少黨人申訴了冤屈。北宋太學生陳東等上書請誅六賊,亦獲得了欽宗的回應,將蔡京等六賊加以眨斥。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亦迫使政府認清民意之不可侮,終未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其餘的幾次學運,則均未獲得預期的回應。

如果從歷史的長期看,則所有學生運動,均產生了有利的影響。東漢的學運,強調了智識分子的氣節,在社會上培養出智識分子前仆後繼不顧自身安危以天下為己任的闊大胸襟。北宋太學生的上書,打擊了主和派,且使甘心賣國的無骨氣的佞臣,也不得不在行動上有所顧忌。而這種主戰的主張,終整個南宋,始終堅挺不移,使主和派不敢為所欲為。明末的東林黨及複社會幾社成員,保持了正氣,使滿清初期,抗清的事件,始終未曾停止。至於光緒時期的舉子公車上書,後雖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人士所迫害,而主張維新的六君子且遭到殺戮,終而導致八國聯軍蔟入京城的大禍。但變法維新的觀念終於深入人心,即慈禧晚年亦深知變法維新之不可抗。而更重要的,使多數革命黨人認清了和平變法維新之不可能,而走上了武裝革命之路,終而促成了國民革命之成功。

至民國八年之五四運動,當年雖使軍閥政府瞭解民意之不可抗,而在運動期間,民主與科學問題之提出,亦促進了新文化運動,使我國傳統文化在受西方衝擊之餘,徹底深思,敞開了吸收西方文化之門,使我國文化獲得了新生,雖說在吸收西方文化時,良莠不齊,精華與糟粕並進,但總的來說,依舊可視為是一種文化復興運動。六四天安門事件,遭到中共政府坦克機槍慘酷的鎮壓,可說是徹底失敗了。但從後來推動運動的學生領袖之出亡,以及大陸出現大量留學生到國外留學的現象,我們相信民主的種子已在潛伏中萌芽,假以時日一定會開花結果的。

五、如何重振這種學運的優良傳統

目前由於下列諸種原因,似乎學生運動已經不容易再出現了。第一,新聞媒體的發展,無論報紙、雜誌、電視、廣播,都能形成輿論的力量以監督政府,似乎已不需要學生直接出面,向政府表達某種主張。第二,政黨政治成為民主政治的主流,在野黨不但對執政黨形成監督的力量,亦可凝聚社會的共識,壯大自己,以謀求取代執政黨。社會對政府有所不滿,往往可以透過在野黨,予以表達,甚而推翻現政府,使民意得以申張。第三,現代各國政府,控制有多種力量,雖憲法上訂有言論、出版、結會結社之自由,但多不願學生動動輒走上街頭,表示某種意見,與政府形成抗爭,因而多在平時即透過多種管道,控制學生之思想與行動,使學運消弭於無形。

雖然有上述原因,但吾人仍然相信,在某些情況下學生運動仍不可少。就上述三個原因言,現在的新聞媒體雖多,但真正公平公正並具有正義感者並不多,大都為某類階層的人所控制,為這種階層的人的利益服務,而未必能真正代表絕大多數人的公義。第二,現代多黨政治,雖有在朝在野之分,但每個黨派均代表某些階層的利益,並為此一階層服務,很少真是為人民服務的。何況目前某些國家仍屬一黨專政,並無實質的反對黨存在,亦不容反對黨出現,此項萬年政黨若不能由學生高瞻遠矚,大公無私的行動來制衡,永難走上真正的民主之途。第三,政府控制學生,禁止學運,本身即是一不民主的行為,即值得學生的抗爭。

因此我們認為,如果遭遇重大的政治事件時,如憲法的橫遭摧殘,人權的不獲保障,政府貪污腐化與黑道黑金勾結,以不當手段操縱選舉以保持政權,領導人以民主之名行獨裁專制之實,製造個人崇拜,形成一言堂以遂行家父長式的統治。有了這些情況,純潔的學生,即應義無容辭的發為行動,對政府採取制衡動作,以發揚社會正義,重振我國學生運動的優良傳統。(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大運會標槍  師大周宜辰飆破紀錄
台大出面和史前館清點歸還的卑南文物
訪問王有華 上級施壓要他退出競選
學運世代 非民進黨籍 楊子葆將駐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