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少數都會區房價飆張驚人風險較大

標籤: ,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三日專電)美國聯邦準備委員會主席葛林斯潘不久前針對過熱的美國都會區房地產市場表示意見。他認為,整體而言,美國的房屋市場還不至於泡沫化,但是,某些地區的市場卻有泡沫化的跡象。

根據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的資料,全美二十二個房價上漲最多的都會區房屋的總值佔全國住宅房屋總值的百分之三十五,而這些城市的人口卻只佔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這些城市的房屋總值在五年前只佔全國住宅房屋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七,最近幾年美國人口的成長也有限,房屋總值的大幅成長,主要是因為房價的飆漲。

加州的洛杉磯和長灘,以及紐約市的房屋總值是全國的前兩名,估計分別在一兆一千七百一十億美元、和一兆一千四百六十億美元。

其他房屋總值排名在前的還有:波士頓,七千二百一十億美元;芝加哥,六千三百二十億美元;華盛頓特區,五千六百二十億美元等。這五個房價高漲的都會區的房屋總值高達四兆美元,相當於全美房屋總值的百分之二十四。

多位經濟學者指出,都會區的高房價也意味著高風險。這種情況難免讓人回想起在一九九零年代後期的美國股市被一些科技股及藍籌股飆漲的股價炒得沸沸揚揚,而後來這些股票的泡沫化也造成股市的重挫。

根據費城的金融管理公司 Aronson+Johnson+Ortiz的統計,美國標準普爾五百的指數在一九九七年底到二千年二月間上漲了百分之四十五,而這段期間股市的綜合指數卻只上漲了百分之十四;之後的三年裡,科技股的指數平均跌了百分之三十六,綜合指數的跌幅只有百分之二。

不過,經濟專家們認為,房價的跌幅不至於像股價一樣急遽,跌幅也不會那麼大。畢竟許多屋主本身住在投資的房子裡,並不見得在價格下滑時就急著出手,而在價格滑落較大時,想脫手也不似拋售股票那麼容易。房屋市場可能低迷,卻不太可能泡沫化。

雷曼兄弟公司的經濟專家估計,如果房屋市場景氣轉劣,在某些地區的房價可能下滑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房價下滑對於美國經濟多少會有些影響,至少營造業和與售屋的相關產業,例如廣告、印刷及仲介等服務業,會連帶受累。

新英格蘭地區及南加州的房屋價格在一九八零年代末期及一九九零年代初期曾經大幅下滑。市場分析師們認為,十年前的情況還不至於在房價飆漲得最兇的紐約地區發生,因為一方面市場上的需求仍大,同時銀行利率的調升仍屬和緩。

紐約市房地產價格在過去十內裡翻了兩翻。最近市場上雖有房價終究會下滑的臆測,不過,新移民不斷湧入、市區的禁建規定及租售的商機讓投資者們對於這個市場仍感到樂觀。

雖然銀行利率上揚,貸款購屋相當普遍,經濟專家們指出,目前美國的銀行非常樂於貸款給購屋者,甚至不問貸款者的償債能力。萬一利率上升到較高的幅度,不只貸款購屋者繳不出貸款及利息,投資人也會有更多的考慮,房屋市場就難見目前的榮景。

相關新聞
北京居大不易  市井小民望房價興嘆
北京近一個月新房交易量銳減一半
上海炒房熱急速冷卻 炒家一夜白頭
專家:上海房價將跌五成 北京三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