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為何獨佔6間辦公室?

標籤:

【大紀元8月21日訊】新華社8月18日發了一篇述評性的通稿,主旨是反對“辦公浪費”,文章列舉了一些“相當嚴重”的、“驚人”的“辦公浪費”現象,結語是“如果不是這樣揮霍浪費,用得著消耗如此多的資源和金錢嗎”?道理自然是不錯的,可惜失之於皮相。

這篇電訊的導語描述說,皖北一個規模不大的地級市的書記和市長最近實現了“豪華辦公”,每人獨佔6間辦公室,而且有一間裝修精致的臥室。記者這樣寫當然是要“引人入勝”,突顯奢華浪費問題的尖銳性。

浪費不浪費,那得看是什麼人、從什麼角度來看待。假想央視《焦點訪談》記者把文中涉及的書記或市長堵在了辦公室,讓他面對接通億萬觀眾的攝像鏡頭,他們會怎樣自我辯解呢?這兩年我沒看《焦點訪談》了,前幾年,官員們面對這種事的能言善辯還記憶猶新。他們總是可以找到理由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頂不濟的王顧左右而言他,大不了不了了之,並不會有人為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丟烏紗帽。
你說他治下的地盤還是貧困落後地區,可人家不是“最近”才“實現”豪華辦公嗎?可見,仍是量力而行的,比起不少先富起來的地方的長官還是晚一步嘛!

記者說在辦公大樓不遠處,就有幾十戶被拆遷的村民住在低矮悶熱、蠅蚊亂飛的簡陋土屋;然而官是官來民是民,自古皆然。官員身心舒泰了不是可以更加精神抖擻地為群眾謀福利嗎?

一把手的辦公室有6間房多嗎?多乎哉,不多也:擺寫字台插國旗的一間、會見室與會議室各一間、衛生間、值夜班或午休的臥室一間、擺書櫃的一間,這就6間了。若加上把門通報的秘書室、警衛室、醫護室、吸煙室、健身房、看碟聽音樂放鬆一會兒的娛樂室,再來6間也各有用場呀。據說寫武俠小說的那個金庸,一人獨佔一層寫字樓,那還是在寸土寸金、房價數萬元一平方米的香港呢。

什麼叫必要,什麼叫不必要?皇帝的後宮要“三千粉黛”幹什麼?多數是閑置浪費嘛。人家要的就是那個規格那個氣派。沒有一定的規格和氣派就把自己混同於老百姓和普通官吏了,就顯不出高人一等、惟我獨尊來了,就不能令人產生敬畏感,要影響領導權威了。內容是要形式來承載來表現的,豈可只見物質不見精神?

聽說王安憶有部新作,叫《遍地梟雄》。不知這部小說寫的是哪朝哪代的事?我的感覺是她對當下某種社會現實的描寫,至少是靈感來自當下。動輒出口“擺平”的黑道人物不說了;老板獨裁的國企私企不說了;不少“民主集中制”有名無實的黨政機關,往往是“一把手”一掌遮天,以致曝光的買官賣官案接連不斷,難免給人一種“遍地封君”(俗話叫“土皇帝”)的錯誤印象。

如果“一把手”就是一地的“封君”,將他的尊貴賦形、固化,則是順理成章的;是明確權力分層、減少摩擦、防止僭越,從而提高行政效率所必需的。如果“一把手”就是“封君”,在他的地盤上由他說了算,多佔幾間房算什麼呢?這不是越權的自我授權,乃是他在權力范圍內的決策。他用的雖是納稅人的公帑,與金庸花費的私產沒有可比性,但正如某個落馬的市長不服氣所說的:我是“公家”的人!他用的6間房搬不回家運不出國,是在“辦公”可不是在辦私呀。

所以,我說新華社記者批評書記、市長獨佔6間房是浪費,不能服人,不能服書記、市長也不能服我。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長官哪來的惟我獨尊的自我感覺,怎麼可以想豪華就豪華地動用公帑,是誰、是怎樣給他們授權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現代中國「月光族」超前消費負債超歐美
周杰倫領銜“我們是一家人”演唱會 陣容奢侈
英冒牌007行騙10年財色兼收
SPA PARTY 名人富豪帶頭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