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間機構為飢餓者提供食品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8月2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趙婉成2005年8月22日華盛頓報導)美國是個富裕國家,但是仍然存在著貧窮問題。不少美國人仰賴政府的救濟過活,許多民間單位也為飢餓的人們提供食物。

「馬裡蘭食品庫」巨大的倉庫裡放置著各式各樣的食物,高高的貨架上堆滿了成箱的食品。放眼望去,這裡和批發市場沒有兩樣。馬裡蘭食品庫是馬里蘭州規模最大,專門為窮人提供食物的供應中心。

馬裡蘭食品庫開發部主任KAY MCQUIRE說:「捐給我們食品庫的食物大部份來自食品業,這些食物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在市場上銷售。我們把捐來的食物再分散到收容所、食物供應站等為窮人提供免費飯食的地方,這些地方通常都是和教會有關的慈善機構。」

KAY MCQUIRE說,食品庫並不直接把食物送給窮人,而是以相當於每磅8分錢的超低價賣給慈善機構。食品庫必須支付5部卡車和人事費用,而低價銷售的收入只夠涵蓋食品庫30%的開支,其餘部份全依賴各界的捐款。

*到社區收集食品*

TERESA ERNST在馬裡蘭食品庫負責關係聯絡業務。她說:「我的工作是到社區去推動食物收集活動,因為有時候食品業者捐出的食物還不夠。我們需要的食物既有營養,又可以儲藏一段時間不會壞掉。我還到許多社區去告訴人們有關飢餓的問題。很多時候人們樂意幫忙,但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根據馬裡蘭食品庫的統計,這個食品庫每年分發出去的糧食高達1千2百萬磅,每星期有多達4萬5千名窮人在各個慈善機構吃免費餐。

*接受食品援助階層發生變化*

馬裡蘭食品庫的開發部主任KAY MCQUIRE指出,過去很多排隊吃免費餐的人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可是近年來,由於物價上漲等等因素,很多有固定收入的人入不敷出,前來接受食物救濟的人和已往有很大的不同。

KAY說:「有越來越多不同背景的人口接受食物救濟。包括各個種族,以及很多家庭和兒童。這種現象很令人不安,而其中有43%是兒童,另外幾乎40%接受食物救濟的家庭有一個成人在工作,因此所謂的『有工作的窮人』也日益增多。」

*提供食品靠八方支援*

馬裡蘭食品庫的倉庫裡井然有序的陳列著已經分類過的食物。PATRICK ERONINI正在為他工作的教會療養院挑選食品。他說:「我們來這裡是要為療養院的病人挑選物美價廉的食品。這樣既可以幫助我們降低開銷,又可以提供有營養的食物。食品庫的食品價格比市場價格低很多,而且品質跟市場上賣的一樣好,有時候甚至還要更好。」

巨大的倉庫裡沒有裝冷氣,幾座大風扇呼呼的吹也沒有帶來甚麼涼意。不過,好幾組義務工作人員仍然很起勁的工作。記者發現其中一位女孩竟然會說中文。她說:「 我叫白潔,英文名字是TIFFANY,因為我的爸爸媽媽以前在北京教英語。我們是來自賓西法尼亞州的一個教堂。我們想幫助沒有錢、沒有飯的人,所以我們來這裡。我們搬東西,給食物分類。我們知道這個地方特別好,幫助很多人。我知道我們很富,來這裡對我們很好,我們知道別人沒有飯,我們覺得難過,現在我們幫(助)人,心裏很就高興了。」

另一邊,一群殘疾人士也在認真的工作。帶領他們的輔導員KIRK YOUNG非常感謝馬裡蘭食品庫讓這些人在這裡義務工作。他說:「來這個食品庫基本上是幫助他們得到經驗和工作技巧,體驗一下真正的工作環境。他們從這裡開始學習,或許將來有能力做一份真正的工作。」
義務工作人員分類好的食物很快會運送到慈善中心,這些食物將被另一批熱心人士做成美味營養飯食。當那些生活陷於困境的人肚子不再饑俄時,他們或許會覺得陽光依舊燦爛,生活還是充滿希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PP車拖累 高鐵搶客 台鐵大危機
巨蛋協力廠商未過關 遠雄要提行政救濟
日法院駁回戰爭留華遺孤賠償要求
陳宗巖:援助非洲應靠左還是靠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