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新近完成稻米基因 圖譜

標籤:

【大紀元8月2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沉鴻輝2005年8月28日華盛頓報導)科學家們最近完成了稻米的基因圖譜,為稻米的研究工作樹立了一個里程碑。有關稻米基因研究的成果發表在8月出版的自然雜誌。科學家們希望,對稻米等作物的基因研究有助於培養出抗旱耐寒、產量豐富的作物。

新完成的稻米基因圖譜鉤畫出95%的稻米基因,準確性被認為是99.99%。也就是說,準確性幾乎是百分之百。稻米是第一個由科學家把基因圖譜,也就是基因組輸入全球電腦資料庫的作物。

*應用意義重大*

對努力設法改良稻米品種和其它穀類品種,以應付廣大人口需求的研究人員來說,這將是一個關鍵的工具,可供全世界的研究人員使用。

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學家溫恩的話說,這份圖譜可以說是跟最近完成的人類基因圖譜同樣重要。溫恩是稻米研究計劃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他說:“這項計劃能夠在稻米的研究方面獲得重要發現,對那些以稻米為主食的貧窮人口有很大的幫助。”

到了本世紀中期,全世界的人口預計將增加50%,達到90億人,其中有一大部份是在以稻米為主要糧食的亞洲國家。研究人警察告說,目前的稻米品種的產量已經到了極限,然而要滿足世界人口的需求,今後20年的稻米產量必需增長大約30%。

*可用於培育新品種*

新的基因圖譜在理論上,將可以利用其它作物的基因,來培植出更優良的稻米,例如,把一種水仙的基因植入稻米,使稻米成為甲種維生素的來源,而普通的稻米是缺少甲種維生素的。

不過,這種做法是有爭議的,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國家會接受。就目前來說,新的基因組的完成能夠加速改良稻米的計劃,讓研究人員培植出抗旱、抵禦蟲害、耐寒並且能夠在高原種植的稻米,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亞洲國家的迅速都市化,使得可供種植稻米的耕地越來越少。價格低廉而又能夠充份供應的稻米,被認為是減少世界饑荒的關鍵之一。

全世界的人口大約有一半是以稻米為主要的熱量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預測,這種需求在未來數十年將急劇增加。在高度發展的國家,稻米在一般餐點中只占一小部份。但是,對較為貧窮的亞洲居民來說,稻米是日常的主要食物,在拉丁美洲,貧窮的人民也都是以稻米充飢,在非洲的都市地區,稻米越來越重要,因為稻米煮熟就可以吃,比很多傳統非洲食物的烹調要簡單的多。

*多國科學家協作*

國際稻米基因組順序排列計劃是從1998年開始的,由日本的科學家主導,也有來自美國、中國、法國、台灣、印度和泰國。韓國、巴西和英國的研究人員參與。

據科學家們說,兩家西方的農產品公司,位於美國聖路易的孟山都公司和位於瑞士巴塞爾的辛堅塔公司提供了有關基因的資料,使這項計劃至少提前一年完成。

*稻麥玉米都來自一種野草*

穀類作物的種植促成了人類的文明,最主要的穀類作物是稻米、小麥和玉米,它們都來自5千萬年前生長在地球上的一種野草,所以,這幾種穀類的基因有非常接近的關係,其中稻米的基因組最小,也最容易分析,可以做為研究所有穀類作物的一個重要的模型。

在製作稻米基因組成功的基礎上,科學家們下一步要探索比稻米基因組大很多的玉米基因組。玉米是美國最重要的農產品,像辛堅塔和孟山都等公司已經把品種經過基因處理的玉米和其它農作物送到市場上販賣,受到美國農民的歡迎。

但是,歐洲、日本和若干其它地方的消費者卻嚴加拒絕,有了稻米基因組,對所有穀類作物的基因處理都會比較容易。但是,如果科學家們對植物的生態有了更確切的瞭解,那麼,引起爭議的一些在理論上可能產生的危險也就會因而減少。

新的稻米基因組只有少數需要補充的地方,這個圖譜是以日本出產的一種白米為依據,而很多其它種類的稻米,包括紅米、糙米和紫米等等,預料會和這種日本白米相似。

*只是新起點*

這個新的圖譜是一項重要的成就,它同時也讓全世界的植物學家面臨一個重大的新任務,他們現在必需學習解讀基因的資訊,要瞭解稻米所含有的蛋白質是如何在彼此互動,這個任務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完成。

日本的研究人員已經在利用新圖譜,積極設法以不同的基因培植耐寒的稻米。美國的洛克菲勒基金會出資在菲律賓和若干其他國家培植能夠抗旱的稻米,使當地的農民免於飢餓。

華盛頓郵報援引日本國家農業生物學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長的話說,研究工作並沒有完成,只不過剛剛開始。這位副所長也是稻米基因組計劃的主導人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NASA砸巨資 委託SpaceX協助「銷毀」太空站
研究:新型油漆既能淨化空氣又能自我清潔
SpaceX發射新衛星追蹤太陽風暴 開啟新篇章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