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重現北京 吸引舊雨新知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十七日電)露天電影在中國大陸曾經風行一時又逐漸沒落,前兩年SARS造成的陰影,促成露天電影重回北京。上年紀的人看露天電影是懷舊,新人類是時尚,新舊世代之間的共同點是將露天電影當做一種集體遊樂。

北京香山與玉泉山之間的野柳別館剛開張三個月,店主是一名電影愛好者,因為懷念童年時看露天電影的滋味,特別在餐廳前的草地豎起鐵管、布幕,放映露天電影。

北京中國新聞周刊引述這名店主說,剛開始只是週末放映,由於受到顧客喜愛,就改成每晚都放兩部電影。

這家餐廳還接受客人點播。有一次放映影星張曼玉與黎明合演的「甜蜜蜜」,電影看到一半,突然下起雨,其他客人都撤回室內,只有這對情侶要求店主撐起大傘,兩人相依相偎,繼續在雨中、在傘下看完整部電影。

據報導,類似野柳別館這樣的餐廳叫好又叫座,吸引許多視露天電影為時尚的年輕消費者,有些顧客甚至是為了看電影才光顧餐廳。

有些社區也有定期播放露天電影的服務,住戶不論男女老幼都很捧場,上年紀的人多半帶著懷舊心情參與。

露天電影自一九五零年代開始出現在中國大陸,六、七零年代逐漸普遍。當時由於娛樂極度匱乏,露天電影成為市井小民最主要的消遣。

七零年代末期、八零年代初期,隨著電影興起,娛樂方式開始豐富,露天電影開始退出城市民眾的生活,但偏遠的小城鎮、農村與山區,直到九零年代仍可看到露天電影。

是什麼原因讓北京人重新投到露天電影的懷抱?答案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二零零三年初開始,SARS襲捲中國,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個省市都出現疫情。由於SARS主要靠飛沫傳染,為避免得病,電影院好幾個月都沒人光顧,北京市電影公司因此組織流動放映部到公園、學院、社區與大賣場放露天電影,結果大受歡迎,成為露天電影重回北京的主因。

露天電影讓人流連徘徊,除了免費的誘因,還因為露天放映就像嘉年華會一樣給普羅大眾製造一個集體遊樂的時機。

據報導,由於費用的問題,露天電影目前主要放映中國國產喜劇片以及東西方老片。已故影星奧黛利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期」就是露天電影院的強檔影片之一。

相關新聞
夢工廠宣布要拍馬達加斯加2
台灣電影節九月二十九日在芝加哥登場
齊薇格否認出演 喬普林傳記片《我心碎片》
洽談合作《功夫2》 吳孟達與周星馳冰釋前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