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監督:中央與地方的分歧

【大紀元9月20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燕明採訪報導) 中國大陸對於宣傳輿論工作進一步收緊.香港亞洲週刊消息說,廣東等十七個省市宣傳部門聯署要求限制中央新聞媒體監督功能.而新華社日前發表文章反駁,認為輿論監督反映了群眾的呼聲.

早些時候,香港媒體報導說,中共中央辦公廳收緊了地方乃至中央媒體監督的功能.規定刊登批評稿,必須經被批評對像所在黨委批准;涉及被批評領導幹部,必須經過當事者上級主管部門准許.

最新一期香港亞洲週刊消息說,這可能與不久前有十七個省市的地方宣傳部門聯名上書中央有關.據稱,廣東、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政府要求中央有關部門限制中央媒體,不讓他們隨意批評地方.這些省市認為,中央媒體的異地監督報導,成為地方社會不穩定的根源,不限制的話,各地難保穩定大局,也很難阻止百姓進京上訪.

消息說,今年五月一日,新上訪條例實施,中央提出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等原則,要求地方政府管好自己的百姓,減少進京上訪的壓力.為此,地方政府聯名向中央開出條件,要求中央媒體自我約束.

就聯名上書中央的消息,記者向廣東省委宣傳部查詢,對方表示:不清楚,且是內部不會透露

原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助手林牧,則進一步分析認為,地方上書中央,是為了減輕壓力:改革信訪條例後,上訪者更多,地方壓力更大,如果中央媒體再揭地方的錯誤事件,地方壓力就更大

亞洲週刊的消息說,中宣部還提出了其他規定,除了收緊災害以及房屋拆遷、土地徵用糾紛、集體上訪等事件的報導,還特別規定,社會新聞的報導不准形成新聞熱點,一旦形成,必須馬上變更話題,不能讓群眾的注意力集中.

十七省市聯名上書中央的消息傳出後,中央媒體開始了自我約束.據稱,中央電視台為了不違規,其新聞調查節節目不再追蹤一些敏感的內容,部分地方性但全國發行的報刊,如廣東的南方週末,則取消了過去對廣東以外的調查報導,並且大幅壓縮評論空間.

而中央級媒體新華社綱站星期六發表則文章,對輿論監督表達了支持.
文章認為,媒體的輿論監督符合事實,反映了群眾的呼聲,但是某些領導的態度卻截然相反.對於輿論監督,尤其是異地監督,香港城市大學的宋立功講師認為:各省有競爭有矛盾,異地監督不失為一個聰明的做法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商如何全球布局和行銷世界 專家分析
中國民主黨兩主席陷囹圄 海外黨員籲中共釋放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首次跌破7.3
美駐華大使:中共說一套做一套 嚴重背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