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自虐性的想望

《別和外表過不去》精心設計的騙局

莎里.葛瑞登

人氣 10

你曾注意過嗎?在平面或電視媒體贊助下的美容個案,都會故意安排多種技巧來強調、甚至誇大不同點。當然,部分的美容手術可以達到特定效果,可是「整型前」、「整型後」的照片都經過精挑細選,將不同點極度誇大。觀看「整型前」的照片,你一定會想大叫:「先別管那些整型手術了。好好梳個頭髮,站挺點,微笑吧﹗」「整型前」的照片通常在昏暗的燈光下或是室外拍攝,穿著鬆垮衣服而且不化妝,板著臉,頭髮未梳,精神委靡。「整型後」的照片通常有攝影棚燈光與柔焦襯托,讓肌膚顯出光澤,再加上專業設計的髮型化妝,見證人穿著可人的晚禮服,臉上掛著亮麗的微笑。

真實或虛幻?
一直以來,女性雜誌的主要內容總繞著美容話題打轉。讀者總是為真實版的灰姑娘深深著迷,麻雀變鳳凰的故事帶來的滿足感使我們輕易相信「她可以,我也可以」,幻想著身上不完美的地方消失後,會帶來奇蹟。

近日的真人實境電視節目,又把美容現象帶至全新的層面。雜誌改變了流行的髮型、化妝與穿著,像「改頭換面」(Extrememakeover)、「醜小鴨變天鵝」(The swan)這類的電視節目,甚至提供參加者牙齒矯正、拉皮、隆乳等侵入性美容手術。

在這些節目中,參加者通常會感激能夠獲得費用達二十幾萬元的昂貴手術。蘿莉說:「美容手術前,單薄的下巴與鷹勾鼻讓我引人側目。高中時,情況甚至嚴重到因為太過沮喪而休學。現在,跟別人一樣的感覺太好了。」

就如節目名稱「改頭換面」一樣,在某些個案中,參加者有許多「功課」要做。整個過程結束後,他們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來自佛羅里達州的湯妮,動了拉皮、眼尾上提、額頭拉平、鼻梁修正、注射膠原蛋白以及臉部肌膚整肌等的手術。手術完成後,她踏進舞台,第一次以「新面目」示人時,她四歲的兒子卻說:「那不是我媽媽。」湯妮說:「聽到這句話時,我的心沉了下去。」她丈夫的反應也一樣令她苦惱:「我一直問,你覺得怎樣?而他只是說,這個嘛, 你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了。」節目的另一位參加者金恩,則對接受了美容手術感到高興。

不過談到之後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她的感覺卻很複雜:「現在男生會對我說:喔,看見你走進房間,我就愛上你了。而我會想:是嗎?是因為我胸部變大了,還是因為嘴唇縮小了?」如果媒體扮演的角色,就是點出整型手術能達成的改變,那它們也同時在為之創造需求。這將造成一種惡性循環。我們在閱讀雜誌或看電視時,對模特兒與演員的最鮮明印象,會轉化成理想中「完美」的化身。當我們變成用偏差的角度看待人的身體(自己和他人的),在比較後,會愈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具吸引力。

事實上,學者發現,身體特徵愈誇張,對觀看者的自尊愈有負面影響。觀看位於一定距離外,沒有動過手術改變外在的美女照片,並不會破壞觀看者的自信心。而那些因手術調整而使輪廓分明或是極瘦的模特兒照片,就會對觀看者造成影響。換句話說,愈多人接受整型手術,愈會讓沒做的人討厭自己。@

天下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別和外表過不去》杜絕不正當的美麗
《別和外表過不去》因為你值得
《別和外表過不去》一罐希望
《別和外表過不去》保證,還要更多的保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