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腰椎滑脫症」好發生於50歲以上女性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5日訊】支撐人體的脊椎一般俗稱「龍骨」,以下背部的腰椎最容易退化,產生各種病症及疼痛。由於退化會發生脊椎的關節炎,如果在腰椎椎間盤退化和小關節發炎,就容易發生滑脫,稱為「退化性腰椎滑脫症」。

台灣高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旭霖表示,腰椎滑脫症較容易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以女性較常見,可能和婦女懷孕,關節的韌性或卵巢功能障礙有關。好發於第四、第五腰椎,由於椎體移位導致脊椎體承受力減弱,需經常靠背部肌肉強力收縮勉力維持人體的坐姿及站姿,經過一段時間,患者背部會經常酸痛及劇痛,有坐骨神經痛的現象,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腳趾會麻木、酸痛或抽痛,嚴重者會產生下肢無力或大小便失常。

腰椎滑脫症通常以止痛藥、肌肉鬆弛劑、鎮定劑治療疼痛,臥床休息、背架使用及復健治療也是很好的治療方式,當上述治療無法改善症狀時,就得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退化性腰椎滑脫症需要手術的適應症有:難控制的疼痛、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或困難等。其手術危險性低,一般而言,若無嚴重的心肺疾病導致麻醉危險,安全性約有九成以上。

黃旭霖醫師強調任何手術都有風險,退化性腰椎滑脫症的手術治療,也有危險性,若傷害神經可能造成該神經控制的感覺喪失或運動無力,但是造成下半身癱瘓的機會很低。一般而言,下背部痛的時間越久,手術後遺留下背痛的機會越高,因此,越早開刀越好。另外,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大部份會在手術治療後消失,但部份患者可能因神經已被壓傷仍會遺留麻麻的感覺。

黃醫師說退化性腰椎滑脫症導致的下背痛或神經症狀,是一種可改善甚至完全改善的疾病。過去的錯誤觀念導致許多患者病情惡化或延宕時間使後遺症增加,希望有此煩惱的患者,不畏求醫,經過檢查與治療,大部份都能得到滿意的結果。文/葉涵報導◇(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