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評﹕為何經濟學家對中國銀行磕頭﹖

標籤:

【大紀元11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 最近西方財金公司兩個有關新加坡和中國銀行晦暗舉動的報告被突然撤銷,衛報專欄作家泰培西(Salil Tripathi)2日文章表示,西方公司不應該由於害怕得罪客戶,而違背市場資訊自由流通的原則,禁聲經濟專業分析只會讓人認為,磕頭仍然是亞洲做事的主要方式。

中國工商銀行最近的首次公開上市打破歷史記錄。將近210億美元的釋股規模全球最大。這是繼去年10月中國建設銀行吸金92億美元,6月中國銀行釋股10.5%吸金130億美元之後的大手筆。

文章指出,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質疑中國銀行的帳面壞帳。最大的問題是數據:在中共不透明的系統中,無法準確或是合理地估算這些銀行放款的真實數目。

今年5月,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發佈一份報告,指稱中國的銀行壞帳可能高達9110億美元,單單四大銀行就佔了3580億美元。報告發佈後,中共當局強烈反擊,聲稱真正數字不到其估算的五分之一。

身為中國工商銀行稽核會計的安永很快就撤回這份報告,表示它的分析有錯誤,並且接受中共的官方數字。泰培西說,我們不會知道,中共的官方數字準確,還是安永的分析比較接近實情。

泰培西指出,一些分析師確實質疑中國銀行的負債被轉到到其他單位,以使銀行的帳面好看。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最近的報告表示,”仍然不清楚現時公佈的數據反映放款組合中的真實信用風險的程度。”

文章說,今年10月,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與它一位最優秀的經濟學家謝國忠(Andy Xie)拆夥。事件發生在謝國忠寫的一封內部電子郵件被媒體公佈之後,郵件中質疑新加坡是金融中心美譽的傳統看法。在他的電子郵件中,謝國忠批評那些稱許新加坡財金基礎架構的西方專家。

謝的郵件中提到了他對9月參加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在新加坡舉行會議時一頓晚餐的印象。晚宴中,他對新加坡收受他認為來源可疑的金錢提出強烈的意見。

新加坡並沒有正式回應這個郵件,也沒有要求摩根史坦利回應,不當這封郵件被公開時,公司充分警覺,而謝先生很快就離職。

之後,摩根史坦利發表聲明,表示對新加坡的管理架構有信心。

泰培西認為,這起事件對財金分析師、證券策略家和經濟學家有一個嚴重的矛盾問題:他們應該自由表達意見?特別是在內部討論時,如果他們的意見可能冒犯公司的現有客戶或是潛在客戶,那又如何?

泰培西說,緊張情勢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大部分的證券公司,研究部建立公司的可信度,不過投資銀行部門帶進大款客戶。

文章指出,新加坡長期以來積極地對批評政府特定政策或是質疑領導人清廉的反對派領導人和記者提出訴訟。最近的一個被告是公佈了與反對派領袖徐順全訪談的遠東經濟週刊雜誌(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徐順全對新加坡領導班子處理爭議性的國內慈善捐款提出批評。遠東經濟雜誌正在法庭為自己辯護,由於新加坡當局下令停刊,在新加坡再也看不到遠東經濟雜誌了。

文章說,不過更讓人不安的是大型西方公司的態度。這些公司一方面認為資訊的自由流通潤滑金融市場並且使資本市場有效率,卻又以不得罪強權亞洲政府的方式來做事。

文章結論說,如果市場資訊自由流通,投資人有辦法找出錯誤或懷疑資訊正確度。如果 上面採用禁聲的做法,或因為可能冒犯潛在客戶而審查個人看法,只會加深一些西方人士的印象,認為磕頭仍然是亞洲做事的主要方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提高外銀人民幣准入門檻
爲討情人歡心  劉金寶坑國家5億
【管理清談】「安隆風暴」的省思(二)
環球郵報﹕中國銀行掛牌上市迷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