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防衛廳將升格防衛省 專守防衛動向受矚目

標籤:

【大紀元12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特稿)日本自民公明兩黨執政聯盟向國會提出的防衛廳升格防衛省法案昨日經眾院通過,在本月中閉幕的國會會期內在參院通過正式立法已成定局,防衛廳將於明年一月升格為防衛省,防廳官長官也將升格為防衛大臣,日本戰後堅持的「專守防衛」政策的動向受到矚目。

防衛廳升格案在兩黨執政聯盟和最大在野黨民主黨贊成的絕大多數支持下昨天在在眾院表決通過,隨即轉送參院審議,快則本月上旬就可通過而正式立法,明年一月防衛廳就將如半世紀來的願望升格為防衛省。

日本於二○○一年全面精簡中央部會,二十二省廳減為十二省廳,原來的「廳」都升格為「省」或合併為「省」,唯獨「防衛廳」落單,附屬於內閣府之下,防衛廳總算將實現升格的願望,成為一級主管單位。

二次大戰敗戰的日本於一九五零年成立警察預備隊,一九五二年擴大為保安隊,一九五四年設立防衛廳,正式成立自衛隊。自民黨政權早在一九六四年就通過內閣會議決定防衛廳升格防衛省案,結果基於多方考量而未向國會提出。

二零零一年日本全面精簡中央部會後,防衛廳附屬於首相負責的「內閣府」,首相是防衛國家的主管大臣,防衛廳升格防衛省後,自衛隊的最高指揮官雖仍是首相,但是,防衛大臣將成為防衛國家的主管大臣,成為名符其實的國防部長,並將不需經由內閣府而可直接提出預算案和防衛有關法案。

防衛廳升格案除誕生防衛省及產生防衛大臣外,並將原來規定為自衛隊「附屬任務」的國際緊急救助活動、聯合國維和活動及根據「周邊事態法」的後方支援活動將升格為自衛隊的「正常任務」,不需以個案方式經由國會審議通過。

一九九一年一月發生波灣戰爭後,戰後堅持「專守防衛」的日本,於同年四月派遣掃雷艇前往波斯灣協助盟軍掃雷,為自衛隊海外派兵舖路。一九九二年六月,日本國會通過協助聯合國維和活動法案,九月派遣陸上自衛隊前往柬埔寨,正式揭開派兵海外的序幕。

二零零三年三月,美國主導的聯軍對伊拉克發動攻擊並拿下巴格達後,同年七月日本國會通過協助伊拉克重建法案,二零零四年一月派遣陸上自衛隊前往伊拉克南部薩瑪瓦維和,創下自衛隊派兵海外戰地的先例。

日本軍方戰前發動戰爭造成的慘重教訓,使得日本國民對自衛隊保持距離,為增進理解拉進「軍民」的距離,自衛隊在天災救難行動等方面不遺餘力,有助緩和人民對「軍隊的過敏」,加上,朝鮮半島情勢的不安定凸顯日本自衛的重要性,防衛廳的存在性也升高,形成有利於升格防衛省的環境。

長達十年以上的海外派兵「實績」有助於落實自衛隊在海外活動的形象,防衛廳升格案將原來規定為自衛隊「附屬任務」的海外支援活動升格為和防衛國土相同的「正常任務」,執政黨自民黨今後是否為海外派兵進一步制訂永久性法案受到矚目。

日本戰後一直堅持「專守防衛」政策,有關「集團性自衛權(和他國合作相互協防)」問題,日本現行憲法雖未明文規定,但是,日本政府表明放棄這項聯合國承認的自衛權。隨著美日加強同盟關係,兩國在飛彈防禦和因應日本「周邊事態」的相互協防問題日漸受到關注。

日相安倍晉三表明致力修憲,並對「集團性自衛權」問題表示高度關切。他在九月底就任後發表的施政理念表示,為提高美日安保同盟效果,將針對不違反日本政府放棄的「集團性自衛權」的情形下,詳細進行個案研究。

日本堅持「集團性自衛權」可能對美日安保同盟機能造成負面影響。日本周邊若出現緊急事態,出兵因應的美國船艦遭受第三國攻擊時,海上自衛隊前往援助美軍,以及日本的防空飛彈攔截經由日本上空攻擊美國的彈道飛彈等情況都可能構成行使「集團自衛權」。

美國駐日大使西佛最近在東京公開指出,根據日本的現狀,北韓若對美國發動彈道飛彈攻擊,日本將無法加以攔截,發言中要求針對「集團性自衛權」問題重新檢討現行憲法的解釋。

面對北韓發展洲際飛彈以及進行核試促使美日進一步加強同盟關係,防衛廳升格後,日本是否會針對「集團性自衛權」的憲法解釋研究可行性的調整引起關注,戰後一貫的「專守防衛」政策的動向備受矚目。

相關新聞
日防衛廳長官赴美洽談美軍基地問題
日防衛廳升格案 提交國會
日防衛廳:北韓大浦洞二號飛彈發射完全失敗
日防衛廳邁向升格防衛省  強調堅持防衛政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